“石幫主已經遍覽二十四間石室的圖譜,又知曉這門武學的真正練法,那不知道石幫主是否已經學會太玄經了?”
在二十四間石室的最後一間石室之內,木島主微眯雙眼,目光複雜的盯著石破天,在沉思了好一會兒之後,終於朝著他緩緩開口問道。
聽到木島主的這個問題,跟他相交一輩子的龍島主自然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龍島主坐在一旁,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
他們相識相交的時間太久了,這份情誼也太久了,彼此之間的默契早已無需言語來表達。
要知道,這兩人是拿著一幅藏寶地圖才找到太玄經這部神功妙法的。
兩個家夥,因為太玄經的神奇更是在練功之後,武學道路完全走向了兩個方向。
可就是這樣,這兩個人都沒有翻臉,也沒有懷疑對方是不是私藏或者是想要獨霸寶藏。
之後更是共同想了一個法子,繼續開始互相驗證著參演太玄經裡麵的武學。
就這麼歲月輪轉到如今,兩個人隻懷疑自己的天資和能力。
從來沒懷疑過是不是對方故意使壞,好讓自己練不成真正的太玄經。
就他們兩個人的這種經曆,尋常人家或者說正常故事走向,在第一步找到寶藏的時候,尋寶小隊之間的明爭暗鬥就應該開始了。
更彆提後麵兩個人武學道路上的分歧。
彆忘了,嶽肅和蔡子峰兩個家夥就因為背書各背一半,回去發現對不上號,幾經折騰之下給華山派留下了日後禍起蕭強的堅實根基。
這特麼還是同門師兄弟呢。
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兩鬢斑。
在俠客島上這麼多年同心協力,苦思冥想太玄經的兩人,他們之間的默契,那就是連他們肚子裡的蛔蟲都比不上。
所以經石破天點破這門武學的練功要義之後,兩個人苦思之後,也隻覺得老天爺真是愛跟他們兩個開玩笑。
還是那句話,他們找到這兒來的原因是藏寶圖,是特麼的藏寶圖。
一份需要看破我執的武學神功,他的埋藏地點居然是需要一份藏寶圖才能找得到。
什麼是藏寶圖?什麼人會按圖索驥的來找寶藏?
一個沒有貪欲,沒有執念的人會特麼乾這種事兒嗎?
更不要提俠客島周圍的那些天然陣勢讓兩人登島的時候吃儘了苦頭,而且他們兩個人找尋俠客島的日子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所以你特麼的經曆了一係列的磨難之後,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東西出現在眼前。是會看破放下?還是愈加沉迷?
因此知曉了太玄經的正確練法之後,龍木兩位島主認為自己練不成是很正常的事兒。
他們先是因為渴求神功,費儘千辛萬苦的跑到了俠客島,又因為這武功的分歧,執念入心這麼多年。
以大執大癡練這種需要看破我執、無欲無求的神功,怎麼可能能練成。
太玄經的練功要義從來就不是什麼所謂的識不識字,他的要義跟易筋經一樣。
需得看破我相、人相、眾生相,不執不癡。
前麵二十三間石室的圖譜,那些文字有人認得,還可以說因為識字所以練不成神功。
可最後一間石室,白首太玄經全是特麼的蝌蚪文。
這上麵的東西,龍木兩個人搜羅人才翻譯了這麼多年,認識的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他們也可以說是不識字啊,那怎麼沒練成?
不說練成全部吧,怎麼一點成果都沒有?
而且石破天雖然不識字,可他是聽人講過的。
劃重點,他是聽人講過俠客行上麵的東西的。
隻不過因為他聽不懂,所以也沒放在心上。
逛來逛去,誤打誤撞學會了劍法的運行之法後,想著去找白自在,聽聽他怎麼評價自己練會的功夫。
可到了以後,聽著他們的左講右講,隻覺得自己反正也不識字,何必跟他們這些人在這爭論。
於是又跑來跑去的閒逛,觀看那些圖譜之時,隻覺得圖畫好看,心中一動又學會了一些法門。
再然後。
“圖畫的筆法與體內經脈相合,想來這是最粗淺的道理,這裡人人皆知。
隻是那些高深武學我無法領會,左右無事,便如當年照著木偶身上線路練功一般,在這裡練些粗淺功夫玩玩,等白爺爺領會了上乘武學,咱們便可一起回去啦。”
所以石破天能練成這玩意兒是因為他不求,他不求能練成完整的武學,也不求搞明白這些亂七八糟的釋義。
能練就練,不練就舍,用最粗淺的練功理念來練太玄經。
我覺得這種方法挺對的,那就按照這種方法來就是了。
其他人的確受到了知識的詛咒,可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心裡是有標準的。
那就是,一部神功,怎麼可能用這種方法能練成,或者說他的練功方法就放在表麵上。
舉個例子,胖廚師明明在一開始就已經說了,姚老板告訴他的秘密就是打死我也不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所有人都沒信,為什麼?
因為他們心裡麵早就已經有了一個預定的目標了。
哪怕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個目標是什麼,可就因為有著這麼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明明當事人第一時間就已經把自己的秘密給交代了,他們也不信。
這就好比我告訴你,我家ifi的密碼是魯迅的本名,你輸了半天周樹人也連不上。
因為ifi的密碼就是魯迅的本名這五個字,你不需要去查閱,也不需要去回憶,更不需要開動腦筋,直接把這五個字打上去就行了。
可這種看起來無厘頭的玩意兒,要是沒有人說破,或者說自己想不到,會發生什麼?
所以龍木兩個人就不說了,後來上島的哪一個沒有被俠客島的武功所震懾?
被震懾之後的眾人,看到俠客島的人居然對著一份武學苦思冥想這麼久,居然不得正法。
我艸,這得是什麼樣的神功?
有了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你告訴他。
“不要管什麼詩句,不要管什麼用典,不要管武功的創造者到底是詩人還是什麼人?
這些通通拋下,通通不要。
你就給我當個傻瓜一樣的照著這圖譜描摹繪畫練功就行。”
說完以後,你看他抽不抽你就完事兒了。
更要命的地方在於,即使點破了這其中的道理之後,有幾人會信?信了又會真的照做?
要知道,上了俠客島的人,最次的也是一脈武學的頂梁柱。
而練武這種事兒,哪怕不算這個世界的加強也是需要人心參與的,甚至參與程度還不低。
所以想要改變他們的觀念,還是武學這種涉及自身立足之本的根本性觀念,何其之難。
這也是石破天說龍木兩人沒有練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