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王天便前來彙報情況。
昨日城東的情況,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而他想出來的法子,在心中的念頭越來越清晰。
這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眼前的拆遷難題,更能讓城東的原住戶們,看到更多的生活希望。
“王廠長,聽說你昨天在城東跑了一天,情況如何?”
寒暄兩句之後,苗世昌便進入了正題。
王天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幾頁紙,上麵是他構思的,關於慈善基金會的基本建議。
“這是什麼?”
苗世昌接了過來,認真的看了眼標題,露出幾分不解。
“苗總,城東的情況不太樂觀,正如您所料想的那樣,大部分的住戶,還是對動遷的事情,十分抵觸。”
“我一家家的走訪過去,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談這件事,覺得........咱們是騙子。”
苗世昌扯了下嘴角,顯然並不意外。
“所以王廠長,你打算用成立慈善基金會的法子來解決嗎?”
苗世昌沒有仔細的看下去,而是放到了一邊,目光中帶著審視。
“能和我說說,你的想法嗎?”
王天點頭,“苗總,因為之前的損失,城東原本住戶的生活環境都很不好。”
“除此之外,有一些家庭的情況更是糟糕。”
“老人沒錢看病吃藥,隻能搞些土房子將就著,病情越來越嚴重,一些孩子沒錢交學費,讀不了書,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
苗世昌挑眉,“所以你就打算用這種方法,給這些住戶提供實際的幫助?”
“王廠長,你有沒有想過,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王天點點頭,“我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苗總,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
“拆遷區的項目發展,會麵臨許多挑戰,安撫好原本的住戶,是第一個難關。”
“而信任的修補,光靠一些承諾是不行的,如果我們還是按照拆遷補償的流程進行下去,潛在的矛盾,依舊存在。”
“將來,不知何時,就會爆發,後果便是,會直接影響到項目本身的進度和聲譽。”
“而慈善基金的支出,其實就是換了個方法,給住戶們補償,隻是過程要費些精力。”
苗世昌聽著王天的話,仔細的思忖著。
片刻後,這才重新翻開了那薄薄的幾頁紙。
王天見苗世昌的態度有所鬆動,趁熱打鐵。
“苗總,您是外地來的老板,想要在濱城打出名號,從城東的住戶們身上入手,也是最簡單有效的法子。”
“而且,這將是濱城首家慈善基金會,不僅政府會支持,就連濱城的百姓們,都會記得您的好。”
“咱們隻是將拆遷補償,換種形式,更切實的補償到每一家住戶身上,其實也不需要額外承擔更多的資金壓力。”
苗世昌輕笑一聲,眼中多了幾抹讚賞。
“王廠長,你的想法,倒是很與眾不同。”
“隻是這切實的補償,包括的可不止一個方麵。”
他點了點手裡單薄的紙張,“比如這一條,給失業的住戶,提供一些簡單的就業崗位,或者提供技能培訓。”
“城東的住戶,有那麼多家,如果家家戶戶都來問我們要工作,基金會也吃不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