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在九重天闕間翻湧,孫悟空踩著筋鬥雲掠過琉璃色的天幕。紫霞仙子的絳紗裙裾掃過流霞,她指尖輕輕撚動腰間的銀鈴,清脆聲響與遠處傳來的鐘磬聲應和。下方八百裡靈鷲峰金光萬丈,三十六重寶刹在霧靄中若隱若現,孫悟空喉頭微動——那座懸浮在虛空之上的白玉階,正是他三百年前被壓五行山時,夢裡反複浮現的場景。
"大師兄,這靈山竟比天宮還要氣派!"豬八戒的釘耙幾乎要戳到孫悟空後背,胖臉上汗津津的,不知是累的還是激動。沙僧默默握緊降妖寶杖,渾濁的琉璃盞在肩頭搖晃,倒映著滿山金葉。唐僧端坐白龍馬背,素色袈裟被佛光鍍上金邊,他抬手輕撫通關文牒,目光穿透繚繞的香霧,落在山巔那座朱紅山門之上。
山門匾額"雷音寺"三個篆字突然流轉光華,兩尊金剛力士緩緩推開丈許高的鎏金門扉。檀香裹挾著蓮花香氣撲麵而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微微刺痛——這靈山的佛光竟比當年如來掌心的還要熾烈。
"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天子敕命,遠涉萬裡求取真經。今幸至靈山,懇請世尊垂憐。"唐僧翻身下馬,在玉階前重重叩首。孫悟空下意識伸手扶住師父單薄的脊背,指腹觸到浸透汗水的僧衣,忽然想起五指山下那個給他桃子的小沙彌,那時師父的脊梁也這樣倔強地挺著。
紫霞倚在七彩祥雲上,望著殿內懸浮的三千佛子,突然輕笑出聲:"原來神仙也會擺這麼大排場。"她話音未落,便見蓮台之上金光大盛,如來佛祖的法相在九朵金蓮中徐徐顯現,眉間白毫照亮整座寶殿。
"玄奘,你可知真經不在西天,而在歸途?不在文字,而在本心?"如來的聲音如洪鐘震耳,卻又似在耳邊低語。唐僧渾身一震,三藏經卷在袖中微微發燙。孫悟空卻眯起眼睛——這老倌的話,和五百年前壓他時說的一樣玄乎。
"鬥戰勝佛,你可還怨我?"如來突然將目光轉向孫悟空。花果山的猴毛、蟠桃園的桃核、火焰山的餘燼,無數記憶碎片在孫悟空腦海炸開。他縱身躍上半空,金箍棒直指蓮台:"當年你騙俺老孫,如今又想故技重施?"
紫霞輕喝一聲,手中紫青寶劍化作流光攔在孫悟空身前:"呆子!這都到終點了還鬨什麼?"她的眼波流轉,映著如來慈悲的麵容,"你看,連佛祖都記得你封的佛號。"
孫悟空的金箍棒懸在半空,突然想起五指山下五百年孤寂,想起唐僧揭下符咒時的笑容,想起與紫霞在牛魔宮中並肩作戰的夜晚。棒尖光芒漸弱,他重重落在玉階上,震得蓮花燈盞簌簌作響:"俺老孫打了一輩子,今日倒想聽聽你還有什麼說辭。"
如來抬手輕揮,十二品功德金蓮緩緩綻放,經文自蓮瓣間流淌而出:"東土有《法華》《涅盤》諸經,可解眾生疾苦。然人心難測,需以故事傳法。玄奘師徒曆經八十一難,便是最好的經文。"他掌心浮現出無字真經,卻又在眾人眼前化作青煙,"真經不在紙上,而在你們踏過的每一寸土地,受過的每一次苦難。"
豬八戒突然抹起眼淚:"敢情咱們這一路挨打受凍,全是在寫經啊?"沙僧也紅了眼眶,琉璃盞中的清水泛起漣漪。唐僧雙手合十,淚水滴落在通關文牒上:"原來弟子所求,早已在腳下。"
紫霞突然拉過孫悟空的手,將一縷發絲係在金箍上:"呆子,以後不用再打打殺殺了。"孫悟空渾身僵硬,卻沒有甩開她的手。他望著如來掌心飄散的經文,突然明白當年如來為何說"佛法無邊"——這八十一難,何嘗不是如來為眾生設下的道場?
"既如此,這無字真經..."唐僧話音未落,如來已將三藏經卷推下蓮台。漫天金頁化作流光,穿透眾人身軀,在他們識海中刻下無形經文。孫悟空感覺金箍微微發燙,那道禁錮他五百年的符咒,竟化作點點星光消散在靈山的晨霧裡。
"去吧。東土眾生,正待你們講經說法。"如來的聲音漸漸遠去,雷音寺的殿宇開始隱入雲霧。孫悟空攬住紫霞的腰,看著師父將通關文牒收入行囊。豬八戒扛起釘耙,嘟囔著要去吃靈山的素齋,沙僧將琉璃盞重新係好,白龍馬打了個響鼻,四蹄騰起祥雲。
當他們的身影消失在雲海中時,靈山的晨鐘恰好敲響。如來望著天邊那抹漸漸淡去的猴毛金光,嘴角泛起笑意——這隻桀驁不馴的石猴,終究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取經路。而那部由八十一難寫成的無字真經,正在東土大唐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喜歡重生歸來,我林衝追妻火葬場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林衝追妻火葬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