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雪剛接過劍,殿外忽然傳來急促腳步聲。
進來的是個錦衣衛,單膝跪地後直接說道:
“陛下,北境急報。”
李睿眼神微動,北境可是大夏最重要的防線,那邊駐紮著二十萬精兵。
“韃靼可汗派人送來戰書,說三日後親率五十萬大軍南下。”
滿殿官員臉色都變了,韃靼是北方草原上最強的部族,騎兵天下無敵。
孔長瑞當即開口:
“陛下,北境守軍雖多,但對付五十萬韃靼騎兵恐怕…”
他話沒說完,因為誰都知道草原騎兵的可怕,來去如風,一個騎兵能抵三個步兵。
王守義也皺起眉頭:
“韃靼怎麼會突然南下,以前每年給他們歲幣,他們都很安分。”
歲幣這事是先帝定下的規矩,每年給韃靼十萬兩白銀,換取邊境安寧。
李睿卻笑了:
“五十萬大軍?韃靼可汗還真敢吹。”
眾人不解,韃靼確實有這個實力,整個草原的部族加起來,湊五十萬人不難。
錦衣衛繼續稟報:
“可汗還說,要大夏割讓雁門關以北三州之地,每年歲幣增加到一百萬兩。”
這個條件太過分了,雁門關以北三州可是大夏的糧倉,每年產糧千萬石。
法藏和尚這時抬起頭,他翻譯佛經翻到一半,聽到這消息也坐不住了。
北條雪更是握緊了手裡的劍,她知道韃靼的厲害,當年東瀛也想染指大陸,結果被韃靼騎兵打得全軍覆沒。
李睿站起身,走到殿中央:
“諸位是不是覺得朕該議和?”
沒人敢說話,但大家心裡確實這麼想的,韃靼不是安南那種小國,真打起來代價太大。
“陳烈,把人帶進來。”
陳烈應聲出去,不一會兒押進來一個人,四十多歲的草原漢子,穿著韃靼貴族的皮袍。
此人一進殿就跪下了:
“罪臣拖雷,拜見陛下。”
拖雷這個名字一出,所有人都愣了,這可是韃靼可汗的親弟弟,掌管著東部十萬騎兵。
“拖雷,告訴他們,你哥哥現在有多少兵。”
拖雷低著頭:
“回陛下,能戰之兵不過十五萬。”
十五萬,這個數字讓眾人都鬆了口氣,但還是不少。
李睿繼續問:
“這十五萬裡,有多少是你的人?”
拖雷沉默了片刻:
“五萬。”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明白了,韃靼內部不和,可汗的親弟弟居然投靠了大夏。
“你哥哥為什麼要南下?”
“因為今年草原大旱,牛羊死了大半,不南下搶糧,部族撐不過冬天。”
原來如此,不是韃靼想打仗,而是活不下去了。
李睿轉身對眾人說:
“看到了嗎,所謂的五十萬大軍,其實是十五萬餓得半死的牧民。”
孔長瑞還是擔心:
“可就算隻有十五萬,韃靼騎兵的戰力…”
話沒說完,殿外又進來一個人,這次更讓人意外。
來人五十多歲,一身韃靼裝束,但氣質明顯不同,眼神深邃,一看就是漢人。
“草民韓德讓,拜見陛下。”
韓德讓,這個名字讓王守義都吃了一驚:
“你不是二十年前被韃靼擄走的那個舉人嗎?”
韓德讓苦笑:
“正是在下,當年赴京趕考,路過邊境被擄。”
他頓了頓:
“這二十年,在下一直在韃靼可汗身邊做謀士。”
做謀士,說白了就是當狗頭軍師,幫韃靼出謀劃策對付大夏。
眾人都用鄙夷的眼神看他,一個讀書人投靠蠻族,簡直是斯文掃地。
韓德讓卻不在意,繼續說道:
“諸位大人有所不知,在下雖在韃靼,但從未忘記自己是漢人。”
李睿淡淡道:
“所以這二十年,你一直在給朕傳遞情報。”
這話讓所有人都震驚了,韓德讓居然是大夏的暗探。
“陛下說得對,在下這些年看似幫韃靼出謀劃策,實際上每個計策都留了後門。”
韓德讓從懷裡掏出一本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