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離開坤寧宮時,崇禎皇帝的心情是難得的輕鬆,甚至可以說是神清氣爽。與皇後的溫情和理解,暫時驅散了連日來因朝堂紛爭和國事艱難帶來的陰霾。他步履輕快,享受著禦花園清晨的寧靜。
然而,僅僅一個時辰之後,當他再次被送回坤寧宮時,卻已是另一番景象。幾名惶恐的太監用軟榻抬著他,他臉色蒼白如紙,雙目緊閉,身上的明黃龍袍被鮮血大片浸染,尤其是左臂,被布條草草包裹著,血跡依然不斷滲出,整個人顯得虛弱不堪。
“陛下!陛下!”周皇後聽到宮人驚惶的稟報,幾乎是飛奔而出,正好在殿門口看到這一幕。看著丈夫早上還帶著笑意的臉龐此刻卻毫無生氣,看著那刺目的血跡,她隻覺得眼前一黑,心如刀絞,差點癱軟在地,幸好被身邊的宮女及時扶住。“快!快傳太醫!所有太醫都給本宮叫來!”她聲音顫抖,卻還保持著一國之母的鎮定,指揮著宮人將皇帝小心翼翼地抬入內殿。
禦馬監掌印太監方正化緊隨其後,臉上兀自帶著驚魂未定的蒼白,他跪倒在皇後麵前,急促地稟報:“啟稟娘娘!方才陛下在禦花園散步,奴才見陛下許久未歸,心中不安,便帶人沿途尋找,誰知……誰知竟在靠近北邊宮牆的假山處,發現陛下被一狂徒刺傷!奴才等人拚死救駕,已將刺客擒獲!隻是陛下失血過多……”他簡述了過程,強調自己是因擔心而搜尋才得以“及時”救駕。
“方公公,快起來!”周皇後強忍著淚水,親自將他扶起,“多虧了你忠心護主,否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你的忠心,本宮和陛下都記下了。”她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絲苦澀,“隻是如今宮中……也無甚麼可賞賜你的……”這話也隱晦地點出了內帑的窘迫。
方正化連忙再次跪下:“奴才不敢居功!護衛陛下乃奴才萬死不辭之本分!”
周皇後看著躺在床上、氣息微弱的丈夫,又想到方正化描述的刺殺場景——皇帝獨行、護衛不見蹤影、刺客突然出現……她的心猛地一沉,一個塵封已久的可怕名詞瞬間闖入腦海——“梃擊案”!
那是萬曆年間,她的公公、當時的太子朱常洛後來的泰昌帝)在慈慶宮居住時,也曾遭遇一名手持木棒的男子襲擊。那場看似簡單的襲擊案背後,卻牽扯出複雜的宮廷黨爭和權力傾軋。如今陛下遇刺,情形何其相似!難道這次刺殺,也並非表麵看起來那般簡單,背後……另有主謀?是那些對陛下新政不滿的朝臣?還是宮中其他勢力?這紫禁城內,到底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陰謀?一時間,前朝舊事的陰影與眼前的危局交織,讓周皇後感到了更深沉的不安。
就在太醫們緊張地為崇禎診治時,得到消息的袁貴妃等一眾後宮嬪妃,也哭哭啼啼地趕到了坤寧宮外,想要探視。鶯鶯燕燕,哭聲一片,雖有擔憂之情,但更多的是想在皇帝麵前表現一番,或是借機打探消息,各懷心機。
周皇後本就心煩意亂,見到這番景象更是秀眉緊蹙,厲聲喝止:“都給本宮住嘴!陛下正在診治,需要靜養!爾等在此喧嘩哭鬨,成何體統?!若是驚擾了聖駕,誰擔待得起?!”她鳳威凜然,眾妃嬪立刻噤聲。但看著她們梨花帶雨、惶恐不安的模樣,周皇後心中又是一軟,歎了口氣道:“罷了,都先在偏殿候著吧,待陛下情況穩定了,本宮自會告知。”
宮內一片忙亂,宮外更是風雷湧動。皇帝在宮中遇刺重傷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傳到了朝中重臣耳中。剛剛被委以重任的東廠提督王承恩、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以及新任京營提督英國公張世澤,幾乎是同時心急火燎地趕到宮門外,請求入宮覲見,聽候差遣。
崇禎此時已經悠悠轉醒,聽聞三人求見,儘管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心中卻湧起一股暖流和安慰。“王承恩、李若鏈、張世澤……好,他們都來了,這說明朕這半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朕提拔的這些人,在關鍵時刻,還是靠得住的!”他虛弱地揮了揮手,示意讓他們進來回話。
與此同時,太醫院院判翁炳實率領幾位經驗豐富的太醫,已經完成了對傷口的初步診治和包紮。翁炳實向憂心忡忡的皇後和剛剛進殿的三位大臣稟報道:“啟稟娘娘、諸位大人,陛下龍體暫無大礙。刺客刀上無毒,傷口雖深,失血亦多,但幸未傷及筋骨要害。隻需精心調養,輔以良藥,當可痊愈。”
聽到太醫確診無性命之憂,所有人都長長鬆了一口氣。崇禎自己也放下心來,但遇刺的震驚和憤怒,迅速轉化為冰冷的決斷。
他靠在床頭,臉色依舊蒼白,但眼神卻銳利如昔,立刻下達了一連串命令:
“張世澤!”
“臣在!”英國公立刻上前。
“宮禁防衛疏漏至此,形同虛設!即刻起,由你全權接管大內所有防務!從宮門守衛到各處巡邏禁軍,所有舊有將領、頭目,全部撤換!換上你京營中最可靠的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遵旨!”
“傳朕旨意,京營即刻封鎖紫禁城九門!無朕親筆手諭或英國公副署,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宮禁!”
“王承恩!”
“奴婢在!”
“給朕加強東廠的監察!特彆是那些東林餘孽和近日行為異常的官員!他們的動向,一日三報!還有,給朕徹查所有近期被撤換、調離的宮中侍衛、太監、宮女!刺客能如此輕易接近朕,定有內應!給朕把這個內應挖出來!朕要知道幕後真凶是誰!”
“奴婢遵旨!定將主使之人碎屍萬段!”王承恩眼中殺機畢露。
“李若鏈!”
“臣在!”
“命你錦衣衛全力配合東廠,追查刺客來曆及其同黨!所有相關人等,一經查實,不必請旨,直接拿下!”
三位重臣領命而去,整個紫禁城乃至京師的空氣,瞬間變得更加緊張肅殺。
稍後,太醫煎好了湯藥送來。方正化親自端著藥碗,來到崇禎床前。在將藥碗遞給皇帝之前,他卻先示意旁邊一個一直侍立著的小太監。那小太監會意,上前接過藥碗,先是聞了聞,然後毫不猶豫地喝了一小口,閉目靜待片刻,確認無任何不適後,才將藥碗重新遞回給方正化。
方正化這才恭敬地將藥碗呈給崇禎:“陛下,請用藥。”
崇禎將方才這一幕儘收眼底,心中了然。方正化此舉,既是謹慎,也是在向他表明——如今他掌管的禦馬監,上下人等都已是他方正化的心腹,絕對可靠。這份細致入微的忠誠與謹慎,讓崇禎對這位大太監的信任又加深了幾分。
遇刺的驚魂未定,身體的傷痛還在,但崇禎的心,卻因為這些忠誠力量的存在,而變得更加堅定。清洗,才剛剛開始!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