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萊州府錦衣衛緹騎全軍覆沒、登萊總兵陳洪範與巡撫陳錦被指勾結私鹽逆黨並下旨嚴辦之後,京師朝堂之上,那股因皇八子降生而帶來的短暫喜慶氛圍,早已被崇禎皇帝後續的雷霆手段,滌蕩得一乾二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壓抑、也更加令人窒息的恐懼。
就在這風聲鶴唳之際,崇禎皇帝卻又在一次氣氛凝重的朝會上,拋出了一個讓所有文武百官都聞所未聞的新鮮詞兒——“檢討”!
“諸位愛卿,”皇帝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自登基以來,宵衣旰食,勵精圖治,然國事依舊艱難,內憂外患,層出不窮。朕躬反省,德薄能鮮,用人失察,固有其咎。然則,為國者,君臣一體,榮辱與共!爾等身為朝廷股肱,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亦當……時時反思己過,檢討得失!”
“檢討?”殿下群臣麵麵相覷,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茫然之色。就連新建伯王先通這等素來隻知領兵打仗的勳戚武將,也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皇帝這話是什麼意思。
還是內閣首輔魏藻德反應最快,他立刻揣摩到了皇帝的深層用意——這分明是又要借機敲打、甚至清算某些人了!他連忙出班跪倒,搶先附和道:“陛下聖明!‘檢討’二字,發人深省!臣等食古不化,竟未曾思及此等治吏良方!臣以為,當將此‘檢討’製度化!凡我大明在京四品以上官員,皆應定期向陛下呈送‘檢討書’,詳述己身及所轄衙門之過失弊端,並提出改進之策!如此,方能使百官警醒,吏治澄清!”
崇禎皇帝等的就是這句話!他故作沉吟片刻,才緩緩點頭:“魏愛卿所言,甚合朕意。便依你所奏!限三日之內!所有在京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將過去一年的‘檢討書’,呈送東暖閣!若有敷衍了事、文過飾非者,或逾期不交者,一律……交由東廠、錦衣衛,‘協助’其反思!”
此旨一出,京城官場頓時一片嘩然!人人自危!這“檢討書”怎麼寫?寫輕了,怕被認為是敷衍,引來廠衛“協助”;寫重了,豈不是等於自曝其短,將把柄主動送到皇帝手中?一時間,眾多官員都是焦頭爛額,寢食難安,不知如何下筆。
就在這人心惶惶的第二日夜晚,京城一處名為“長春院”的僻靜宅院之內,幾名對時局心懷怨懟的重臣,與一位看似普通的富商,正秘密聚會。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吏部左侍郎金之俊放下酒杯,憤憤不平地抱怨道:“陛下今日這‘檢討令’,簡直是……荒唐至極!我等為官數十年,兢兢業業,何曾有過半分差池?!如今竟要我等如同三歲小兒般,向他搖尾乞憐,自揭其短?!真是……奇恥大辱!”
禮部尚書林汝翥也附和道:“金大人所言極是!本官一生清廉,勤政愛民,俯仰無愧於天地!要檢討,也該是那皇帝小兒自己檢討!他登基以來,倒行逆施,寵信閹黨,屠戮忠良,致使國事糜爛,民不聊生!如今反倒要我等來替他背負罵名!真是……昏聵已極!”
眾人紛紛附和,抱怨著皇帝的“昏庸”與“殘暴”。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戶部左侍郎宋之普,忽然開口,對著眾人介紹道:“諸位大人,今日能在此相聚,皆是緣分。這位寧先生,並非尋常商賈……”
他指著那位自始至終都顯得異常沉穩、隻是默默飲酒的“富商”,一字一句地說道:“這位,乃是大清國弘文院大學士,奉了攝政王密令,特來京師‘觀風問俗’的……寧完我,寧大人!”
什麼?!大清國的弘文院大學士?!寧完我?!
此言一出,在座的金之俊、林汝翥等人,無不駭然失色!手中的酒杯都險些掉落在地!他們做夢也沒想到,這個與他們在此密會、一同“抱怨”大明皇帝的“富商”,竟然……竟然是建奴的欽差大臣!
那寧完我見身份已被點破,也不再偽裝,緩緩放下酒杯,對著眾人拱了拱手,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在下寧完我,見過諸位大明的中流砥柱。我家主上素來敬慕中華文華,更愛惜天下賢才。聽聞大明崇禎皇帝,近來倒行逆施,寵信閹宦,屠戮東林清流,致使朝綱敗壞,民怨沸騰,我家主上深為痛心!特遣在下前來,便是想問問諸位大人,是否……也覺得,這大明的天下,該換個真正懂得愛惜賢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主人了?”他這番話,充滿了赤裸裸的招降與策反之意!
林汝翥等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以及寧完我那大膽的言辭,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但震驚過後,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種……莫名的興奮和期盼!他們本就對崇禎皇帝的鐵腕統治心懷怨恨和恐懼,如今聽聞大清國竟也對崇禎不滿,甚至有意“取而代之”,這豈不是……天賜良機?!
林汝翥第一個激動地問道:“寧大人!我等……我等深受昏君之苦久矣!不知……不知貴國大軍,何時能夠入關?何時能夠……解我等於水火倒懸?!”他已是迫不及待地盼望明朝覆滅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寧完我微微一笑,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地說道:“諸位大人放心。我家攝政王,雄才大略,早已洞悉大明虛實。如今,他已親自點驗八旗精銳,不日……不日即將兵發山海關!與吳三桂吳總兵共圖大事!大明氣數已儘,這天下易主,隻在旦夕之間!”他這番話,半真半假,虛虛實實,目的便是要徹底擊垮這些明朝官員的心理防線。
果然,聽到“八旗精銳”、“兵發山海關”等字眼,在場的明朝官員們,無不感到一陣心驚肉跳,惶恐不安!他們最擔心的,便是城破之日,自己的身家性命難保!
寧完我見狀,立刻又拋出了誘餌:“諸位大人不必憂慮。我家主上已有明示:凡能在此改朝換代之際,棄暗投明、歸順我大清者,非但既往不咎,更可……官複原職!若能立下大功,協助我大清順利入主中原者,封妻蔭子,位列人臣之極,亦非難事!我家主上,最是看重有才乾、識時務的賢良之士!”
這番恩威並施、又許以重利的招降之言,如同魔鬼的誘惑,深深地撥動了在場每一個心懷異誌、或是恐懼不安的明朝官員的心弦。
一場針對大明王朝核心統治集團的、來自敵國最深沉的滲透與策反,就在這京師一處不起眼的“長春院”內,悄然上演。而那位還在為如何填寫“檢討書”而殫精竭慮的崇禎皇帝,對此,卻似乎……還一無所知。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