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簡雍與胡質二人密談不到一日後,袁術軍大敗於曲陽,陳紀,李豐戰死,劉勳率部逃亡廬江的消息,便以極快速度傳遍壽春城!
壽春“皇宮”內,仲家帝袁術,正向百官憤怒咆哮:
“三萬大軍......朕的三萬大軍!又有堅城曲陽為憑,竟被劉備數日攻下!劉勳更是棄城而逃,朕的手下,難道......儘是此等無能怯懦的廢物嗎???”
聽聞此言,朝會之上的袁術軍文武,俱是噤若寒蟬,無人敢發一語。唯有龐統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芒。
袁術見群臣低頭不語,愈發氣急敗壞,繼續怒吼道:
“說話!爾等給朕說話!如今曲陽已失,壽春已成孤城!劉備若繼續來攻,朕該如何退敵???”
言畢,袁術胸中驟然湧起一陣無力感。
數年前,其勢力便橫跨數州,最強盛之時,南陽,汝南等人口大郡皆在其治下,一度擁兵近二十萬。
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身份,更讓其驕橫自矜,即便是那同父異母的兄長袁紹,袁術也從未放在眼中。
以數千兵馬,“換得”孫策之父孫堅私藏的傳國玉璽,在袁術眼中自是一筆“劃算”買賣。
但令其萬萬沒想到的是,待其稱帝自立,建立仲氏王朝,不但兄長袁紹對自己口誅筆伐,藩屬孫策更是割袍斷義,割據江東自立。
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自命大漢宗親的劉備,更是對自己欲除之而後快!
“代漢者,當塗高也!代漢者,當塗高也!!!我袁術......乃是天命所歸!沒人能搶走我的皇位!”
袁術貪婪地撫摸著手中的傳國玉璽,與身下的金色龍椅,麵孔扭曲猙獰,頗有些“神經質”地自言自語道:
“全是爾等誤朕......爾等誤朕!不行......劉勳已生異心,隻有朕的大將軍,朕的張愛卿,能扶保我仲氏王朝!傳令!傳令張勳,火速回援壽春,護朕周全!”
侍中楊弘,見袁術方寸大亂,胡言亂語,心中也不禁湧起一陣恐慌。
自己與這位‘陛下’榮辱與共,一身富貴權位皆拜其所賜。
一旦......仲氏王朝覆滅,他楊弘也唯有死路一條!
楊弘雖有些智計,但終究不過是一介“書生”,何時經曆過這等局麵?
眼下他正束手無策,卻聽身後的龐統“慨然”獻策道:
“陛下!如今局勢突變,實非人力可料,陛下萬不可灰心喪氣!如今我壽春尚有兩萬兵馬,大將軍又領兵三萬在外!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將軍久經沙場,想必自有一番計較!”
龐統仿佛“智珠在握”,繼續侃侃而談:
“況且我軍引兵攻打下蔡,正是要引劉備軍分兵去救,如此......其必定兵力不足,我壽春城堅固無比,若將劉備軍重挫於壽春城下,待大將軍回援,定能殺他個措手不及!”
“彼時我淮南危局自解,甚至可反敗為勝,趁勢收複下蔡,曲陽等諸多失地!”
楊弘如今也是並無主見,聽龐統一番獻策,方才穩下心神。
龐統之策,便是依舊以張勳大軍圍攻下蔡,引劉備軍去救,隨後憑借兩萬兵馬,固守壽春,先防守再反擊,將劉備大軍趕出淮南。
龐統計策一向大膽,楊弘細思過後,感覺當下已是危急存亡之刻。
且不說若緊急命張勳回兵,那下蔡廖化是否會率軍追擊,即便張勳回到壽春,孤城死守之下,自家勢力......恐怕也不過是苟延殘喘!
派張勳出兵下蔡,將閻象,袁渙下獄,又對諸多世家大族多番打壓,皆是自己與龐統之計,若主公袁術不再信任自己,當真再欲啟用閻象,袁渙等輩,自己必是個淒慘下場!
如此......不如再“賭一把”,就賭那劉備攻不下壽春城!
楊弘頓時把心一橫,諫言道:
“陛下代漢,乃天命所歸!如今局勢雖緊迫,卻未到山窮水儘之時!龐大人之謀,正可助我軍反敗為勝!請陛下速做決斷,先組織兵力死守壽春!讓大將軍繼續猛攻下蔡,引那劉備分兵救援!”
袁術聽聞楊弘,龐統兩位倚重的“智囊”,皆有此謀劃,心中稍安,卻還是猶豫不決道:
“若是張愛卿大軍無法回援,這壽春城當真無憂?何人可代張愛卿守城?”
楊弘出言道:
“梁剛,樂就二位將軍,乃大將軍麾下勇將,久經戰陣,正可統領兵馬,死守壽春!再加上城中世家私兵,足可抵擋劉備!”
武將隊列中,梁剛,樂就二人聞言出列,皆拱手道:
“臣願為陛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