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情真意切(上)_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17章 情真意切(上)(1 / 2)

“這是......”

胡纓好奇地自匣中取出那部《詩經》打開,隻見紙頁是淺淺的淡黃色,其上文字工整,皆以隸書抄錄。

翻閱間隻覺紙頁沙沙,墨香清正,讓人心曠神怡。

“這兩部書籍用紙,不同於尋常粗陋紙張,而是以左伯紙裝訂成冊,再由校書局專人抄錄,特獻與賢伉儷!”

霍驍微笑施禮道。

他知胡纓出身胡氏書香門第,其自身亦有才女之名,尤其對《詩經》古籍愛不釋手。而關二爺嗜好《左傳》,時常挑燈夜讀,亦是同僚好友們人儘皆知。

作為後世之人的霍驍,來到這個時代已有不少時日,但每當他看到諸葛亮,龐統等人動輒十餘斤,數十斤的竹木簡牘“書籍”,還是讓他大搖其頭。

關二爺燈下讀《左傳》,自有一番英武豪邁之氣,但胡纓這等嬌弱才女,手捧十餘斤的《詩經》苦讀,還是讓霍驍覺得有些......大煞風景!

而當世紙張,基本沿用的還是近百年前蔡倫發明的“蔡倫紙”!

這個漢末時空,“簡,帛,紙”三者並存,名士文人書籍大多為竹木簡牘所製,天子亦或是朝廷官員的重要文書,則多以絹帛寫就,輕便但價值相對低賤的紙張,反倒多為民間商賈用於文書草擬,臨時記賬等特定用途。

在霍驍這等“穿越者”看來,以樹皮,麻頭,破布等物製作的蔡倫紙雖造價低廉,但也粗陋不堪,難以書寫保存,要說這紙質書籍,在當世基本還是稀罕物。

近年青州東萊人左伯改進蔡倫造紙術,采用麻料與桑皮混合製漿,通過多重工序去除紙漿雜質,最終製成厚薄均勻,質地細密的“左伯紙”,小範圍傳播於青徐二州。

注:曆史上曹操曾將左伯紙與張芝筆,韋誕墨並列,作為文房賞賜品,《博物誌》載“曹公令工於造紙者,故天下鹹稱善”~)

這左伯紙足以用於文墨書寫,甚至製成紙質書籍,大半年前,霍驍偶然從負責徐州民政與糜家商會的好友糜竺處得知此事,當即如獲至寶,委托糜竺指派匠人進一步改良左伯造紙術。

糜竺麾下能工巧匠眾多,徐州北部又盛產桑麻等製紙原料,在糜家商會以資金大力支持下,徐州匠人不斷降低左伯紙成本,提高品質,又創新性地加入黃柏汁染紙,兼具防蟲,防黴功能。

霍驍這兩本《詩經》《左傳》正是托糜竺從徐州捎來精製黃柏紙,又請淮南校書局抄錄文字,裝訂成書,再由愛妻雪筠自壽春帶來,作為今日二爺大婚賀禮。

“仲平有心了!這《詩經》《左傳》為賀,甚合我意!”

關羽見新婚妻子胡纓,對那本《詩經》愛不釋手,也對霍驍一番用心頗為讚賞。

他早如三弟張飛一般,也將霍驍視作了自家兄弟,當即撫須笑道:

“不過,即便你奉上此物,今夜恐怕還是少不得大醉一場,便是關某答應,我家三弟也不會答應,哈哈!”

霍驍接過一旁關府仆役送上的美酒,舉杯敬道:

“君侯大婚,仲平不敢藏拙,今夜舍命陪君子,不醉不歸!”

言畢,霍驍將杯中美酒一飲而儘,這烈酒乃糜家商會新製,更以特定比例混入了陳年老酒,因此甘醇適口,回味悠長。

“謝仲平將軍厚禮!”

胡纓也從族兄胡質處,聽聞眼前這位霍平南,不但與夫君三兄弟相交莫逆,更深得大伯劉備器重。

當即以一雙美目看向夫君關羽,舉杯輕笑道:

“小女子與夫君也敬將軍一杯!”

“哈哈哈,好!今夜便不醉不歸!”


最新小说: 五藏玄冥 綠腰 巫師:我能解析一切真理 顧總,你的暗戀藏不住了 靈異奇說 開局上交核聚變,能給份工作嗎? 她又軟又乖 霸世崛起 穿成八零作精後,糙漢老公他超寵 重瞳葬仙:開局被挖瞳,終葬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