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的最後一縷金光穿透穀口濃煙,將這處山穀染作一片血色。
以驍勇聞名荊南軍的劉磐,如今已是滿麵煙塵,其胸膛劇烈起伏,連手中長槍亦在微微顫抖。
對麵那年僅十四的英武少年,正是江東勇將淩操獨子——淩統,其武勇不遜於乃父,甚至隱隱有青出於藍之意!
若論單打獨鬥,劉磐自是不懼他二人分毫,但這對父子如影隨形,一人刀法雄渾,一人槍勢迅猛!
聯手圍攻之下,不過二十餘合,便將劉磐逼得左支右絀。
“劉磐狗賊!還不束手就擒!否則你今日必死於我父子之手!”
淩操大刀攻勢愈疾,招招不離劉磐門麵。
“阿爹!何必跟他廢話!這狗賊首級,兒要定了!”
淩統少年心性,自是好勇鬥狠,其手中長槍猛攻劉磐腰腹,父子二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我劉子固頭顱在此,你父子若有本事,儘可來取!”
劉磐大吼一聲,將長槍舞得密不透風,卻隻得全力防守,護住周身要害。
“江東鼠輩!休要以多欺少!”
一聲暴喝從斜刺裡殺出,邢道榮飛馬來援,手中開山大斧舞如風車,凶悍蠻力竟將兩名攔路江東軍挑飛至半空!
隨後,其大斧再度攜著開山裂石之勢直取淩操!
“當啷!”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火星四濺!
邢道榮大斧與淩操大刀硬拚一記,震得淩操手臂發麻,連連後退。
卻是邢道榮大斧沉重,又人借馬勢,自是大占便宜。
“阿爹!”淩統怒視邢道榮,正要上前圍攻,卻被劉磐長槍攔下。
“道榮!漢升何在!?”
劉磐隻見邢道榮,未見黃忠,急切出言詢問。
“劉督!黃老將軍被太史慈那狗賊纏住,命我先來護衛劉督後撤!”
邢道榮被黃忠所救,卻不得已“臨陣脫逃”,棄老將軍於太史慈之手,心中不免又羞又怒。
注:劉磐為荊南督,奉叔父劉表之命都督荊南諸軍事~)
“向後撤!與鮑隆,陳應二人後軍會和,先退出這片山穀再說!”
劉磐素知黃忠有萬夫不當之勇,當即也隻能將心一橫,先保住自家大軍再說。
“哈哈!荊州狗賊!有我子義大哥在,大都督又已布下天羅地網,爾等休想逃出生天!”
淩統興奮大吼,長槍再度疾刺劉磐,二人瞬間又戰得難分難解。
邢道榮也無暇多顧,立馬揮動大斧,又與淩操戰至一處。
周瑜手持長劍,正肅立在不遠處山崗上,密切注視著孫劉兩軍戰況。
此刻下方山穀中,早已是濃煙翻滾,遮天蔽日,灼熱的火焰令人窒息,劉磐中軍已如岌岌可危的“孤島”!
其精心布置的“火海”,阻斷了劉磐中軍與前後軍聯係,荊南軍在烈火與江東軍的箭雨中成片倒下。
而周瑜則居高臨下,調配著江東軍各處兵力,猛攻對方薄弱之處。
借助火攻優勢奇襲,周瑜麾下兩萬江東軍精銳,已將不斷陷入混亂的三萬荊南軍穩穩壓製。
他心知劉磐乃荊州重要人物,若是將其擒殺,必能迅速摧毀荊南軍鬥誌。
不過......根據孫權麾下典校密報,劉磐軍中,還有一個周瑜萬分痛恨之人!
那便是當初豫章,廬陵兩郡叛亂的“重要人物”——廬陵豪強首領僮芝。
一年前,此人受劉表蠱惑,自稱廬陵太守,起兵與陳正,周術等豫章豪族南北呼應,共同掀起叛亂。
也正因此變故,周瑜不得不分兵前往平定兩郡叛亂,無法支援好兄弟孫策北上廬江。
以至其敗於霍驍,劉備之手......最終釀成了許貢叛亂,孫策遇刺身亡等一係列悲劇!
此前廬陵平叛一戰,僮芝僥幸未死,率少量部曲逃入劉表治下的荊南桂陽郡。
如今,劉磐率領荊南軍進犯廬陵,僮芝也在劉表授意下卷土重來,試圖借其家族威望,助劉表掌握廬陵郡。
此人不除......廬陵永無寧日!
依照周瑜的謀劃,此刻被分割的荊南後軍位置,也正迎來韓當統領的五千兵馬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