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乃伯符公托孤重臣,江東柱石!末將不敢不敬!但主公嚴令,末將更不得不從!”
“諸葛瑾與家人既不在府中,還請大都督行個方便,讓我率解煩營搜查此處大營一番!”
潘璋盯著周瑜神情,似笑非笑地說道:
“若那諸葛瑾當真不在此......則正好洗去大都督包庇之嫌!”
“放肆!我看誰敢對大都督無禮!”
淩操見潘璋咄咄相逼,當即也拔刀出鞘,與其子淩統站在一處。
一股徹骨的寒意與難以言明的失落,頓時湧上周瑜心頭。
外有強敵霍驍虎視眈眈,兵鋒直指丹陽,內部卻因猜忌而自相傾軋!
如此以往......江東,危矣!
“主公之命,瑜自當遵從。”
周瑜強壓下翻騰的心緒,聲音恢複了平靜,卻帶著一絲沉重的疲憊:
“諸葛子瑜之事......瑜實不知情!若潘將軍真不信我所言......請自便,伯義淩操),公績淩統),你二人不得阻攔!”
“大都督!”淩操,淩統父子還要再言,卻被周瑜抬手製止。
“讓他們......去!”周瑜的聲音沙啞,仿佛瞬間蒼老了許多。
潘璋見周瑜如此,麵上也不由露出狐疑神色。
不過......僅是片刻功夫,他就冷哼一聲,拱手道:
“既如此,末將便得罪了!解煩營,隨我徹查這濡須口大營,不得放過任何可疑人等!”
隨後,潘璋率領手下解煩營,氣勢洶洶地直奔大營各處而去,開始細細搜查。
結果不言而喻,潘璋等人將周瑜大營翻了個底朝天,卻並未找到諸葛瑾的蛛絲馬跡,仿若人間蒸發一般。
潘璋對此,也是束手無策,他隻得下令,將名單上周瑜軍中幾名昔日為笮融,劉繇舊部的江東軍校尉鎖拿,與祖郎,焦已一同押往吳郡,等候主公發落。
臨行前,潘璋“話裡有話”地對周瑜道:
“大都督!當下乃非常之時,劉備軍秘諜無孔不入,對我軍情報了如指掌,若僅憑典校對抗,自是力有不逮,故主公成立解煩營,命末將與呂子明監察各方叛逆,整肅人心!”
“這諸葛瑾逃亡一事,我解煩營自會追查,隻希望......不是有人特意為其通風報信!末將言儘於此,請大都督好自為之!”
麵對潘璋的“警告”,周瑜似是充耳未聞,更未辯解......他隻是沉默不語。
待潘璋與麾下解煩營離去半晌後,周瑜才發出一絲苦澀的歎息。
他對諸葛瑾之事,已是心中了然,諸葛子瑜……看來他那位號稱“臥龍”胞弟,早已為他鋪好了退路。
想必此事......霍驍也脫不了乾係,劉備軍秘諜......當真是無孔不入!
即便......那諸葛子瑜當真並未泄露軍中情報,恐怕也不影響劉備收買其他江東軍中人......
至於祖郎,焦已,甚至是方才被潘璋抓走的幾名笮融,劉繇舊部......他們究竟有沒有背叛主公,周瑜也根本無從得知!
因為,解煩營......這支秘密親軍,自會“教”他們開口,“招供”出主公想要得到的結果!
如此,非但可以為廬陵,豫章連敗找到“替罪羊”,儘量避免主公威望受損......更可借此震懾江東各地世家大族,各方豪強,甚至......包括自己在內的江東文武重臣!
周瑜望著大營中人人自危,竊竊私語的軍中將士,隻覺得天旋地轉,胸口一陣劇痛。
主公如此玩弄權術......哪裡是肅清內患?分明是……自掘墳墓!
周瑜此時尚不知曉,千裡之外的會稽郡,卻正在上演一場更加慘烈的“抓捕”。
會稽治所山陰城內,解煩營正統領呂蒙,已率另外一千精銳士卒,將王氏府邸圍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