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隨風的話音讓蘇韻柔深受觸動,不由地直接放聲哭了出來,嘴裡停地哽咽說著“謝謝你……”
……
晚上九點鐘,在蘇韻柔的幫助下,李隨風提前收拾好了殘局。
在蘇韻柔的建議下,兩人來到地下的家庭影院,投屏看起了春晚。
這個時候春晚已經開始了一個多小時。
而看完一個節目之後,李隨風便立馬沒了興致,刷起了手機。
今年的春晚不僅換了導演,節目的風格也大改。
跟去年相比,最直觀的就是討論度下降。
甚至有更直觀的網友評論道。
【真不知道這新導演怎麼想的,今年這麼火的實力歌手,李隨風、韓雅音等人一個不請就算了,節目還一個比一個無聊。】
【可不是,真的是又臭又長,給長吃完飯的我都要看睡著了。】
【反正我是看不下去,但是家裡的老人好像挺愛看的。】
……
相比討論度低迷的春晚,而另一邊的快音春晚反而熱度高漲,討論度要比春晚還高出一大截。
因為李隨風和《扶不扶》小品,宋芝最後還是覺得把這個節目放到除夕當晚,直接跟地方台春晚以及傳統春晚競爭。
而在這之前,宋芝就被部分節目單爆了出來,很多觀眾對李隨風自然是無比期待的。
僅僅播出一個小時,直播間的看過人數就超過了1億,後台檢測實時在看人數也有七百多萬,並且隨著網上的討論度上升,這個數字也在跟著上升。
彆墅的私人影院裡,不止是李隨風對今年的春晚興致平平,就連從小看到大的蘇韻柔,也覺得今年的節目有點差強人意。
李隨風看著蘇韻柔的側臉,問道。“要不換成快音春晚吧,它上麵的節目有不少比較有意思的。”
“可以,聽說你在這個快音春晚上也有節目?”
“對,不過是壓軸出場,想看得等到十一點多。”
“沒關係,就聽你的,看這個。”
節目換完後,蘇韻柔明顯興致高了不少。
而李隨風在彩排的時候已經看過了,依舊提不起興趣,也就繼續刷手機,時不時回複一下紅顏知己的信息。
就這樣,兩人熬到了十一點半。
蘇韻柔此刻已經有些許犯困了,直到她看見屏幕上小品的編劇名字是李隨風後,便立馬興奮了起來。
“隨風,我好像看到你的名字了。”
正在低頭打著吃雞的李隨風,抬頭看了一眼。
看見沈藤拉著個破自行車出場的那一瞬間,便明白了。
“哦?這個小品是我寫的,挺有意思的,你可以看看。”
因為看過好幾遍,李隨風也沒劇透,直接把遊戲退了,陪蘇韻柔看了起來。
這個小品的劇情各種反轉,以及沈藤和張小麗的精湛演技,讓蘇韻柔從頭到尾笑個不停。
直播間的彈幕也跟著多了起來。
隨著主持人再次上場,快音春晚也迎來了第一屆的最後一個節目,那就是李隨風的演唱。
隨著李隨風上場,一段哥特式與古典交響融合的暗黑係管弦樂也隨之響起。
這種風格跟這個歡慶的日子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不少觀眾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也正是因為這種反差,觀眾們對這首歌曲充滿了期待。
“1983年小巷
12月晴朗
夜的第七章
……”
開頭便是李隨風標誌性的快嘴說唱,加上他的聲音有著極強的敘述性,直接讓聽眾帶入《最後一案》的探案現場。
“如果邪惡
是華麗殘酷的樂章
……”
隨著魚歡歡的和聲吟唱如縹緲般的幽靈般出現,再一次加強了聽眾的沉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