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後續采訪的主角有很多,但大多目光幾乎都在評審團、最佳影片劇組以及後續的個人獎項獲得者的身上。
其中風頭最勁的反而不是最佳影片的獲得者或是男女主角,而是周遊。
原因也很簡單,他太年輕了。
如果僅僅是年輕自然做不到這一點,可年紀輕輕的同時已經諸多獎項加身,大部分都是有分量的國際獎項,並且電影本身的爭議最少。
他獲獎時都不存在什麼冷門。
在國內,周遊已經穩穩坐在年輕一代導演領軍人物的頭把交椅之上,甚至也有人說單看成就的話,他已經不弱於許多老牌導演了。
現在唯一的缺點就是作品太少。
可人家才幾歲?總不能從記事開始就拍電影吧?
你以為誰都是楊梓楊老板啊?在娘胎裡就和自己兩個哥哥一起創立了巨力集團。
哪吒都不敢這麼寫。
“周遊導演,您是20世紀以來林正勝導演之後第二位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的人,之前華語電影難出佳作的論調甚囂塵上,那麼您對於這次華語電影在柏林電影節上的表演如何評價?”
“我們華語電影有無數的前輩,比如獲得過金熊獎的謝飛導演,兩度獲得金熊的李安導演,金銀雙熊的張一謀導演等等,他們都是我的前輩,是我電影啟蒙以及學習的目標。”
說著周遊頓了一下繼續道:“至於評價的話...我覺得這隻是一個開始,在東西方文化不斷融合後,大家會以更開放的態度來看待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間的藝術碰撞。
華語電影是世界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影藝術同樣需要百花齊放。畢竟一枝獨秀不是春嘛。”
“周遊導演,繼您先後獲得威尼斯最佳影片,奧斯卡最佳影片以及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之後,您現在在主流電影節上似乎隻差了一個戛納電影節有分量的獎項,據我所知目前世界上的導演還沒人做到這一點,您是否有意向戛納發起衝擊?”
周遊看了看提問題的那個大胡子哥們,心說你這人怎麼到處拱火呢?
“電影就是電影,有句話叫‘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對我來說獎項隻是對我電影的肯定而不是終極目標。”
“那您下一部電影在籌備當中了嗎?”
“我如果說我準備試試商業片你會不會很失望?”
周遊笑著反問道。
果然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周圍記者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了不理解的神色。
電影世界中也存在鄙視鏈,拍文藝片的大多瞧不起拍商業片的,雖說周遊拍的也不是什麼太小眾的那種純粹文藝片,可畢竟跟商業還不太挨著,就這麼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要去擁抱商業?
你很缺錢嗎?
似乎看出了他們眼中的荒唐,周遊笑道:“就是一個嘗試而已,好了朋友們,那邊還有很多人等著你們去采訪了。”
說完之後周遊就準備溜走,可轉身沒走出兩步就一個人攔住,正是之前見過的電影網的記者。
“周導,能再多問您兩個問題嗎?”
長相姣好的記者攔住了她的去路,周遊想了想畢竟都是華國人,隨意笑道:“好。”
“還是剛才那個問題,為什麼要轉身去拍商業片?據我所知您的家境...”
“跟錢不挨著,我拍電影不在乎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