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那邊主要還是試鏡的事兒,周遊順帶去了一趟公司,倆人在辦公室對付了一口聊了兩句,他還問了問吳晶那邊的情況,果然跟自己預料的差不多,拍著拍著缺錢了。
人家李海鋒他們也有話說。
那周遊拍電影還沒用這老些錢呢,你吳晶為啥就用?
最後還是周遊拍板讓批了錢也借著這個機會跟李海鋒定了自己的投資,投資額讓幾個老哥們開心的合不攏嘴。
4個億。
為啥掏的多他們還高興呢?
雖然跟分兩大家族那點刀樂不一樣,但是有一點他們這群人很清楚。
周遊的電影,掏的多,掙得多。
也不用巧立名目,也不用如數俸還。
就真金白銀的砸進去,然後啥也彆管也彆指手畫腳,最後最在家裡等著分錢就完事兒了。
你要非說這事兒是拴狗冠也不對,因為三人行必有點子王,何況是這麼幾個公司合夥呢?
本屆點子王在投資額下來之後就出現了。
博納,於東。
“老於說的這個模式,你覺得行不行?”
辦公室裡,李海鋒跟周遊喝著茶說道。
周遊沒說話,就默默抽著煙,半天之後來了一句:“要麼人說薑紋是鬼才呢,他那電影含金量還在上升。“
說完他吐出一口煙氣道:“他...要是塞個女演員或者玩那老一套避避稅我就全當看不見了,可是李哥他這玩法現在肯定行,我就敢跟您這麼說。”
李海鋒聞言沒說話,他知道周遊肯定還有下文。
果然,周遊吐了口煙氣繼續道:“但是以後呢?以後他怎麼整?國家對這種事兒是抓著一次當百次,反正他要是這麼弄我肯定不跟他玩,保底發行、電影金融化...他這是遇見啥大師了?幾個菜啊喝成這樣。”
於東其實給出來的計劃也挺簡單的,主要分成兩條。
所謂保底發行就是票房保底,就拿周遊的電影來說。
李海鋒一看,謔,這是周遊的電影,那我給這片子一個預估票房啊。
5個億。
票房最終如果沒到這個數字,全部由李海鋒這邊出錢給乾到這個數字,至於說怎麼乾這裡頭的學問就大了,什麼陰兵過境,影院鎖場,午夜上座率百分之百。
反正你彆管人家怎麼弄,人家就是能給你乾到。
如果超過這個部分,那人家分成就拿的比你多。
這乍一看除了陰兵過境那一段不靠譜之外,不就是個對賭嗎?
於東的第二招就來了,電影金融化。
人家跟你周遊談好了之後,拿著你這片子就出去融資了,甚至一些好的作品的票房甚至連銀行抵押都能用,你說嚇人不嚇人?
五個億的保底,他再分成多少份翻倍往外賣,美其名曰風險共擔,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風險已經全部嫁接出去了。
甚至人家都不用玩陰兵過境那一套,你這片子最終三億?那我補你兩億,咱們到底。
他分兩大家族跟老百姓那點刀樂。
至於被他招商也好,忽悠也罷,弄過來投資的這些“兩大家族”如果問他。
那他媽藝術的事,誰能說的明白?
人周遊票房沒撲街過,這次撲了,你趕上了,認了吧!
大不了再嘴硬一句五年之內沒人能看懂我這片子,完事兒。
不過這屬於導演跟發行方合夥了,是進階版。
後來的523就是個中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