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套東西現在已經有人在試了,那就是準備蹭著《流浪地球》一起上《上海堡壘》的藤子。
他電影上映的時間比《流浪地球》要晚上一個星期,就是等這邊的票房開始下降,他那邊再趁虛而入,要是萬一他這次能超越前者的票房成績最好,就算超越不了也算是蹭到了熱度。
這段時間他們劇組的宣傳可謂是鋪天蓋地,周遊拍《流浪地球》時候幾個億的投資大頭全都花在了電影的製作和特效以及服化道上麵,連現在讓其他導演頭疼不已的演員高價片酬在他這都是小頭。
藤子卻不一樣,他這部電影號稱是四個億的投資,一點也不比《流浪地球》要少。
男女主演找的是鹿哈和舒淇,鹿哈到底是有之前《重返二十歲》的戰績,弄得現在很多資本對他信心十足,再加上另一位女主舒淇的片酬,光是這一項就花去了一小半。
另外再算上宣傳的費用,真正能花到電影製作上麵的錢其實一半都不到。
這些東西那些投資人能不知道嗎?
他們其實是知道的,一方麵是迷信現在這種“流量演員+口碑票房不錯的演員”這種搭配模式,另一方麵這片子後續的好多投資完全就是衝著鹿哈去的。
說句難聽點的話,要不是藤子找來了鹿哈他還真不好撬動這麼多的投資。
這麼一來人家拿高片酬就是情理之中了,而現在這些片方也愈發重視起來宣傳,加上近兩年爆火的抖音,想要全麵覆蓋這些年輕人喜歡的社交平台本就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把這些除開,電影的質量怎麼樣其實就已經可想而知了,要是彆的電影說不定還能因為演員或者劇情救上一救,但這種科幻災難片不行,粗製濫造的特效以及為了凸顯某個演員不顧及整體邏輯刻意加上去的劇情隻會讓影迷更加反感。
但藤子不這麼認為,他想的也挺簡單的,你鹿哈那麼多粉絲,就算是來一半人一人一張電影票那都多少票房了?
這會兒的他根本不考慮這些現實問題,隻是一味的覺得自己強得可怕。
這一局....優勢在我!
他興奮的坐在自己的工作室裡麵的沙發上,端著紅酒杯抿了一口興奮的睡不著覺,似乎已經想到了一個星期之後自己的電影震撼上映,把周遊死死給踩在腳下。
然後四方震動,滿堂皆驚,大家不會覺得是周遊才襯托出自己,隻會覺得自己強,勝過了周遊。
下麵自己就可以著手《上海堡壘2》,或者直接整出來一個什麼《京都堡壘》,從此以後成為國內科幻電影導演裡麵的第一人.....
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看了看已經到了淩晨的時間,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對方電影票房的具體數據好給自己一個參考,方便定下來最後一周時間裡自己還需不需要追加宣傳。
所謂追加宣傳,其實就是放對方電影的黑稿,以此讓大家對之後自己的電影有所期待。
這東西要視情況而定,要是人家的電影質量口碑不好肯定有用。
要是太好...那最後兩相對比,隻能反噬自身。
就在藤子沉浸在自己的憧憬中,不知道多少人暗暗等待《流浪地球》表現的時候,周遊卻在家裡麵呼呼大睡,好像根本不在乎票房成績一樣。
這情況要是擱在彆的導演身上,拿幾個億去投資個片子等待首日票房成績的時候能睡著才怪了,但周遊就跟沒事人一樣,該睡就睡,甚至今天都沒有主動去跟李海鋒聯係,問一問幾個一線城市裡電影院的排片情況和上座率。
還是人家李海鋒主動打電話過來說的,弄的劉一菲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該說自己家老公有大將之風還是壓根不在乎這錢。
他能不在乎,劉一菲卻有點睡不著。
有時候周遊身上的光環對他來說同樣是一種負擔,他越是贏下去,劉一菲就越擔心有一天光環驟然消失他會接受不了。
好多導演都是這樣,一旦心裡有了這種負擔就會開始考慮自己拍的東西能不能迎合觀眾,他們會不會喜歡,是不是看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