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弗蘭克他們當然審核評估過,但具體到一些鏡頭裡麵怎麼拍那就是周遊的事了。
就比如在脫口秀節目上小醜槍殺主持人這場戲,都是開槍一槍給他打死,給不給中槍特寫,機位怎麼放都是有講究的。
真要是不想上限製級,那直接給主持人一個後腦勺的鏡頭,槍響他就倒下,然後露出麵對他舉著槍開槍的小醜,那樣指定不會有什麼問題。
可這電影一開機,那就由不得他們了。
彆人導演在這拍得聽製片人的,可周遊是個例外。
你是個錘子製片人,在國內製片人戲拍完都一定來片場幾次。
電影就在這種背景之下開機了。
這戲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飽受欺淩的社會邊緣人物、底層的病人,在重重壓力之下最終變成了“小醜”。
而周遊想要的,不是主角亞瑟變成了小醜,而是小醜選擇了“亞瑟”這個角色來講一個笑話。
整部電影裡麵的整座哥譚市,其實都是小醜內心世界的外化,那個小醜公司裡麵的每一個小醜都是最終“小醜”的候選人。
為了埋下這個周遊特意在後麵亞瑟準備上電視之前讓他親手殺了自己的同事。
放過了那個沒用的善良的同事,卻又乾掉了那個很有競爭力,狡猾的同事。
完成了這一切之後才去節目上,準備最後的蛻變。
來到片場之後,周遊站在房間之中檢查著裡麵的布景,傑昆就穿著戲服,臉上塗的慘白靜靜自己一個人坐在一邊抽煙,低著頭不知道在喃喃自語些什麼。
對於他這種狀態周遊也早就習慣了,這哥們從開機之後就是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今天拍攝第一場戲的時候。
估摸著...他除了跟自己這個導演交流,應該很少會跟其他人交流了。
他已經沉浸在了屬於“亞瑟”的那個世界裡,沉浸在了周遊之前給他,被他塗鴉的亂七八糟的那本筆記本的世界裡。
第一場戲是在小醜公司的化妝間裡亞瑟化妝,背景是新聞播報,交代這電影的時間地點以及故事發生的背景。
窗外的天有些陰沉,這也是周遊特意選擇的天氣,洛杉磯哪怕是冬天也太暖和了,天上很少有那種鉛灰色的感覺。
看著外麵的天空周遊滿意的點點頭,這才回頭對著導演助理道:“讓道具和燈光把化妝鏡上麵圍上一圈燈帶,要那種暖黃色的,明白嗎?”
導演助理依舊是拍攝《綠皮書》時的那個小黑,小黑跟周遊合作的不錯,畢竟媳婦來了,他就是想讓弗蘭克給他安排一個金發碧眼長腿大屁股的美女助理也做不到。
小黑拿出筆記本寫完之後抬頭看向周遊,見他沒有其他指示之後轉身走出片場。
約莫過了十來分鐘,就有幾個場務跟道具拿著燈帶走了過來。
這種燈帶很常見,用膠布在鏡子邊緣固定一下就好,通上電後有的發出明黃色的光芒,有的發出橘黃色的光芒。
道具師轉頭看向周遊,似乎是在等待他做選擇。
這些人大都跟周遊合作過,多數都是華納廠裡麵的人,大家有一定默契,不至於隻拿來一種顏色的燈非要等到周遊不滿意後再去換。
周遊後退幾步走到房間的門口,看著燈光和窗外天空顏色以及被映照的房間其他地方的暗沉之間的對比,這才點點頭道:
“右邊的燈。”
道具點頭,朝後麵一揮手就有人拿著大條燈帶進來,三下五除二就裝在了化妝鏡上。
這會兒再看整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