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虎衛營的統領叫徐虎,據說是將軍的同鄉,也是最早追隨將軍的人,忠誠完全毋庸置疑。
通常情況下。
虎衛營基本鮮少出動,但一出動便意味著幽都府有大事發生。
所以得知前來問話的是虎衛營的人後,深知事情嚴重性的尤林都表現得非常配合。
“難不成老畢還真是奸細叛徒?”
吳成仍舊有些不敢置信。
主要是他實在想不懂當奸細叛徒有什麼好處?
難道將軍給予他們的待遇賞賜還不夠優厚嗎?
“難說。”
尤林搖了搖頭,重新給自己的空碗倒滿,“從虎衛營的人問話就能知道了,老畢應該是什麼人安插到軍隊裡的,上麵肯定還有接頭的人。”
“也就是說,上次和老畢拚桌的人便是他的接頭人?”
吳成略作思索道。
“誰知道呢,反正隻要我們問心無愧肯定不會有事,而心裡有鬼的人才會擔驚受怕。”
尤林從沸鍋裡夾了塊羊雜,沾上蘸料後便放入嘴裡一邊咀嚼一邊含糊不清道。
“希望如此吧。”
吳成輕歎口氣繼續和尤林喝起了酒。
事實上他們卻沒有想到,一場血腥的清洗才剛剛拉開了帷幕。
遠在山陽的薛雲自然暫時不知道幽都府發生的事情。
但他卻在晉王府裡搜出了許多私下往來的書信。
這些書信大多都是有署名的。
其中一部分書信的主人便來自於幽都府。
看到上麵的名字,薛雲都不禁心中冷笑起來。
在沒有拿下山陽前,考慮到大局為重他還能睜隻眼閉隻眼。
可如今山陽都已經落在自己手裡,恰好都能給了他秋後算賬的正當理由。
除此之外。
他還發現了來自京城叛軍,楚王,東海城乃至南朝的書信。
其中最讓薛雲沉默的莫過於來自東海城方麵的書信。
根據相互來往的書信內容。
晉王曾暗地裡聯係東海城一道向北境發起進攻。
事成之後,他承諾東海城會協同京城叛軍兵出鎖龍關夾擊楚王。
由於兵力都投入到了與楚王的兩府之戰,再加上信不過晉王的關係。
起初東海城並未答應下來。
直至晉王表示,如果他順利攻下幽都府,隻要東海城願意派遣兵馬幫助自己抵抗住薛雲的反撲,他甚至能割讓南下五關的時候。
東海城終於答應了下來,前提是晉王成功拿下了幽都府。
看完這些書信,薛雲並沒有流露出多少憤怒。
他一直都非常清楚。
無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否則的話。
他何至於每次出兵都會在幽都府留下重兵看守。
除了防範內部的敵人外,南邊毗鄰的東海城同樣是他防範的目標。
尤其在他徹底掃清北麵戎人的威脅後,看似貧瘠窮困的北境都已經漸漸成了為東海城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薛雲更清楚,等到自己攻占山陽的消息傳到東海城。
彼此的關係都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因為擁有北境山陽兩地之後,他都已經具備了能威脅到東海城的實力。
一旦薛雲集結重兵趁著東海城與楚王鏖戰之際南下。
那麼東海城出於自保都會選擇撤兵防守,從而徹底輸掉與楚王的兩府之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未來的一年裡。
薛雲必須慎重處理與東海城之間的關係。
至少他目前並不想與東海城為敵。
何況有東海城在前麵頂著,他也能避免直麵楚王的兵鋒。
畢竟在沒有消化完山陽這塊地盤之前。
他還不具備與楚王乃至東海城掰手腕的實力。
韜光養晦靜觀其變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就算又要出兵打仗。
薛雲都隻會打南麵占據進京城的叛軍以及北麵的戎人。
“來人,給我帶封信回去幽都府給呂望呂長史。”
對於如何處理好與東海城的關係,薛雲首先想到了呂望以及長明教。
他相信呂望比他更清楚北境與東海城的利害關係。
隻要他依舊忠於自己,忠於北境,想必他一定能妥善處理好。
“屬下遵命!”
一直候在門外的賈南走進書房,恭敬地接過薛雲剛剛寫好的書信。
“再去把餘貴喊來。”
賈南退下離開前薛雲都不忘交代了一句。
沒過多久。
進城後便一直神出鬼沒的餘貴都來到了薛雲麵前。
“最近在山陽摸排得如何了?”
薛雲自然知道這段時間餘貴都在忙碌什麼。
他交給了對方一個任務,一個排查山陽豪強大族情況的任務。
唯有仔細了解這些豪強大族,未來他才能更好的進行打擊。
拉一批,打一批,恩威並施。
如此才能讓他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山陽。
上次苗鑫來求見自己的時候,薛雲便絕口不提晉王之死,反而是大大稱讚了他一番。
甚至最後還讓他肩負起了重建常捷軍的重任,並且答應他往後便是常捷軍的統帥。
因為他需要拉攏苗鑫成為自己對付山陽豪強大族的一把刀。
要知道豪強大族之間也並非是鐵板一塊。
隻要薛雲不親自下場乾涉,暗中挑起他們內部的矛盾,再放點好處出來進行引誘。
他們自己會把自己的狗腦子給打出來。
“回大人,目前隻完成了一小半,恐怕要等來年開春才能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務了。”
餘貴如實回答道。
在沒有地頭蛇的幫忙下。
想要全麵摸排山陽的豪強大族無疑是非常艱難。
他都是費了好大功夫才取得了一些進展。
“苗鑫那邊呢,查到山陽哪家的大族與他們苗家不對付嗎?”
薛雲並沒有為難餘貴繼續問道。
“不負大人所托,屬下查到與苗家關係惡劣的大族有兩個,分彆是當地的範家與陶家……”
說到這裡,餘貴還解釋了苗家與範陶兩家對立的原因。
範陶兩家和苗家一樣都是山陽當地的軍功世家。
但範陶兩家發跡早,為了執掌山陽兵權往往會聯合起來打壓其他冒頭的軍功世家。
苗家便一直長期受到範陶兩家的打壓。
直至苗鑫迎娶了常捷軍原主帥的女兒才徹底擺脫了桎梏。
可惜好景不長。
隨著晉王開始收攏兵權,範陶兩家寧願將兵權讓給晉王都不想給苗鑫冒頭的機會,直接配合晉王將他再次打壓出局。
所以苗鑫為代表的苗家怎麼可能不恨範陶兩家。
偏偏範陶兩家又在薛雲兵臨城下的關鍵時刻直接反水。
即便事後苗鑫想要報複都找不到合適的借口。
畢竟範陶兩家也是立了功的。
喜歡大魏第一武卒請大家收藏:()大魏第一武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