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幾件事情,目前除了周洋以外,三個股東各自負責的事情。
另外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互相監督的問題了。
所謂的互相監督,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江雪茹派負責人,去齊得勝那裡和史緣薇那裡進行協助監督。
那麼其他兩個人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個事情從一開始大家就明著說的,有句話叫做防君子不防小人。
畢竟這幾個人也是第一次合作,所以相互監督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然的話你可以假設一下,買一個小型的商場,原價可能是4000萬,那麼玩個鬼,4500萬可不可以?
5000萬是不是也說的過去?
那麼這裡不明不白的可能就要損失幾百萬甚至1000萬,那麼還有彆的項目呢?
所以這種預防是很有必要的。
至於後期的資金,那要等,等周洋去了緬北之後再說。
說的簡單一點,如果周洋成功了,那麼他們這邊就可以打款,讓周洋采購。
反之,如果周洋失敗了,那麼他們這邊也就可以及時止損。
每人也就花了一個億,再說購買的東西還是在,充其量也就每個人虧了幾千萬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周洋能夠一個人拿到四成股份的原因了。
那把所有的事情談完,接下來就是商量注冊的事了。
其實注冊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那是非常簡單的,毫不誇張的說,有些單位很可能都會主動出來幫忙。
既然要注冊,肯定要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這一點周洋就愛莫能助了。
因為他對取名字,是非常的不擅長。
“周洋,要不就叫《周洋原石自選商場》如何?簡單明了!”
江雪茹第一個送來了透明狀,很明顯這是有著拍馬屁的嫌疑了。
不過直接被周洋給拒絕了。
“拉倒吧,我可不想將我的名字放在公司的前綴上麵,這以後彆人整天念叨,我這耳朵還不天天發燒?”
【哈哈哈……】
周洋這隨意的一句玩笑話,直接將幾個人給逗樂了。
“那不如叫東亞原石自選商場如何?”
“我們國家屬於東亞地區,用這個名字也挺恰當的。”
說這句話的是史緣薇,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個名字也確實合適。
不過還是被周洋就否決了,因為這個名字聽起來總感覺到有點怪。
“這樣吧,就叫華東原石自選商場如何?”
周洋起的這個名字,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但是也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帶著區域性。
身為華夏人都知道,華夏分為幾個區域,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
那麼用華東來命名,這就有著非常濃鬱的區域色彩。
所以,這個名字又被眾人給否決了。
最後這是一商量,總算有一個名字讓所有人都滿意了,那就是《華夏原石自選商場》。
沒錯,一字之差,這意思聽起來像完全不一樣,一個本來屬於區域性的名字,現在一下子就被無限放大,成為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名字了。
合同內容談好,名字也定了,那麼接下來自然而然的就是簽合同了。
合同是現場擬定的,江雪茹是本地人,所以像打印合同這些事情自然就要她負責。
這場會談一直到了晚上吃晚飯之前才結束,也就是說從這一刻開始,他們4個人合夥成立的公司就已經誕生了。
接下來就是各忙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