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殺我,我投降!”
隨著這個聲音的出現,附和的聲音會越來越多,這就是一種連鎖反應。
也叫多米諾骨牌效應,如果沒有人喊著投降,他們這些人可能還會堅持一下。
可一旦有一個人開始投降了,那麼其他人的心理防線將會徹底崩潰,一時間這些人有一多半都在喊著投降。
就算有的不想投降的,也被這些人給控製或者帶動之下放下了槍械。
而一開始選擇投降的那些人,正是雷子和勒鼠原有的手下。
這一部分人,原本就因為他們的隊長被關起來之後,就像是沒家的孩子一樣,一部分人就被編入了山鷹和貓姐的隊伍之中。
還是那句話,如果正常的打順風仗的話,這些人是不會有什麼歪心思的。
但是現在明顯是送死了,而且他們這一段時間,所過的日子本身也就不太好。
自己的隊長犯了錯,被關押在牢房裡,他們就是被打散了並入到其他隊伍。
那麼其他隊伍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排擠,現在再加上這種情況。
選擇投降是一點都不意外的,真正意外,很懵逼的,反而就是飛熊。
因為他的隊伍從始至終從來就沒聽說過有投降這說法的,但是今天這些人卻集體反水,要投降。
其實這個家夥也就是一個迷之自信罷了,之所以說他的隊伍從來沒有投降過,那是因為這些年裡他從來沒打過敗仗。
沒打過敗仗,不代表不會打敗仗,今天晚上就是他人生當中的第一次吃敗仗。
當然了,也是最後一次吃敗仗,因為周洋不可能再給他第二次機會。
隨著投降的人越來越多,飛熊也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了,所以沒轍了,也隻能投降。
至此這場規劃已久的戰鬥,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而且還是連對方的大門邊都沒有摸到的戰鬥,整整1500人!
人數還是跟對方相當,戰鬥力還要比對方強大,但是他們就這樣徹底的失敗了。
而且失敗的是毫無違和感。
其實今天晚上的這種失敗,你看站在什麼角度去看待。
如果站在飛熊的人角度來看這件事情,仿佛就有點想不通合不合理。
但如果你站在張軍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那麼仿佛就是順理成章一樣。
首先雙方的數量幾乎是相等的,而他們占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這三個優勢。
首先就說天時,今天晚上的行動早就被他們給預知到了,準確點來說被周洋預知到了。
那麼,他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布防,以及製定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
其次就是地利,這裡是什麼地方?這裡是震東軍的地盤。
可以說他們對這邊是熟悉的,再熟悉不過了,屬於家門口的存在。
在這個地方戰鬥,而且打的還是伏擊戰和阻擊戰,這裡占據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最後一點就是人和了,其實這一點體現的都不是很明確,但是你彆忘了,他們是以逸待勞。
而且這些士兵提前早就知道了會有人來偷襲,又是在家門口,就算有受傷的或者彆的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救治。
反觀對方,是從大老遠跑過來的,再加上張軍等人搞大喇叭一喊,這軍心頓時就散了。
此消彼長之下,說白了,就算對方的人數再加一倍,今天晚上想拖尾可能都不一定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