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打算一個人去姑姑家,結果母親的意思是讓周洋帶著姬藍煙一起去。
主要是根據當地的習俗,按照當地的規矩,像周洋這種已經和姬藍煙確定了關係的,基本上那就是一家人了。
那麼按理說就應該帶著新媳婦串串門走走親戚啥的。
本來這種事情應該是放在正月裡的,不過因為特殊原因,隻能將這件事情放在臘月進行。
明天家裡殺年豬肯定是來不了了,後天都決定離開了,所以時間隻能定在今天下午。
另外像周洋大伯家,還有舅舅家,其實也是需要去串門的。
不過舅舅明天會過來吃殺豬飯,所以這一趟路周洋就省下了。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親戚,周洋也不打算繼續交往了,畢竟這以後自己也不在這邊生活了,交往啥的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這也是很多年輕人所要麵臨的一個問題,比如很多年輕人在外麵打工,然後在外麵買了房子。
這時間長了,回老家的時間以及次數就會越來越少,等父母去世了,很多人可能幾年都不會回來一趟。
所以有些親戚該丟的自然也就丟了,就拿周洋他們這個隊來說,過年的時候還有那麼幾個人。
你像平時,除了幾個老人之外,基本上看不到年輕人。
姬藍煙是很少坐這種電動車,所以比較感興趣,於是要求周洋將騎車的主動權交給她。
好在現在鄉村的道路都鋪成了水泥路,而且也沒什麼車輛,所以周洋也就讓姬藍煙學著騎著玩了。
毫不誇張的說,這還是姬藍煙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騎這玩意兒。
不過這東西並不是玩具,騎了一會也就沒多大興趣,甚至在姬藍煙看來,這電動車還不如自行車。
兩人一邊騎著車一邊聊著天,聊著聊著,周洋就聊到了姑姑和舅舅小時候對他好的話題上。
“老公,你有舅舅,有大伯,有姑姑,也有姨娘,那你說這些關係誰最親。”
“有人說舅舅為大,也有人說姑姑比較親,還有人說大伯是家裡人,針對於這些關係你是怎麼看的?”
姬藍煙的這個問題,周洋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這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
“藍煙,我這麼跟你說吧,凡事都沒有一個絕對性的,所以我們隻能用大多數或者說普遍現象來說這件事情。”
“從血統上來講,大伯叔叔這邊是要親一些,因為大伯也好,叔叔也不,跟父親他們是親兄弟,這血緣關係是最近的。”
“當然啦,舅舅跟母親也是兄妹或者姐弟,那麼從血緣關係來講,是跟叔叔大伯之間的血緣關係是一樣的。”
“但是人類講究的是父係社會,也就是說,你走親戚這一塊都是跟著父親這邊走的,所以大伯,叔叔這一塊要更近一些。”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你們是一個姓。”
“但這是理論上的,實際上舅舅要比叔叔伯伯要好,因為你的叔叔伯伯很可能會分你的家產,但是你的舅舅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