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裡,皇極殿的大簷在黑暗裡聳立,四角簷鈴被夜風吹起一絲低微的顫音。
若遠方荒漠裡吹來的嗚咽。
殿內,群臣肅立,金碧輝煌的殿柱之間。
火光映照著一幅大玄江山輿圖,映照著一雙幽深若淵的眼眸。
寧龍身披黑金蟒服,立於輿圖前,身影凝固成一尊黑暗裡佇立的雕像。
他聲音清冷,擲地有聲,瞬間讓殿裡一絲一毫的低語,都被夜幕吞沒。
“使大宋之臣,務必攜重禮,親見宋皇,言大秦之侵,言北荒之危。”
“更言若我北荒一失,東南四州之堤,亦成斷裂之始。”
“務必說服大宋共謀之局,若非共出兵,至少共出糧、共立同盟。”
一旁,禮部尚書身軀一凜,額角微見一絲冷汗,頓首說道:
“是,微臣明白,必使舌綻春雷,不負陛下重托。”
寧龍微一頷首,轉身,黑眸裡一絲凜冽一掠而過,望向另一列肅立的大臣。
“對大梁、對大秦,皆以觀星司暗線行事,挑撥疑忌,分裂同盟。”
“讓大梁疑大秦,更讓大秦疑大梁。公主和親,若成笑柄,便是裂痕。”
“讓大梁疑公主受辱,更讓大秦疑大梁暗藏反意,務使二國之間裂紋暗起。”
說罷,身披青服、立在暗處的觀星司首腦微一躬身。
身影裡一絲極微的猶豫一掠而過,黑夜裡一絲微微的暗光映照著他手裡一枚極細極小的鶴羽。
頓時一晃而收,聲若夜裡低蟲:“微臣明白。”
他名為王恒,身後雖是官身,更是大皇子一脈親信,暗影裡,似一條潛伏夜幕的黑蛇。
大殿裡,寧龍頓步,轉身看向一列身披朱服的大臣,聲音頓一頓,轉瞬轉厲:
“輿論之勢,更是刀鋒一刃。”
“讓京中說書、州縣文士、裡坊輿論。”
“皆言大秦撕毀舊盟,侵我北荒,戮我大玄威名,更侵萬千百姓之生。”
“州府、茶館、夜市,都當見說大秦侵略之罪,激我萬民共忿之心。”
“讓一州州百姓知北荒之危,更知我大玄之辱。”
殿裡一陣肅立,皆頓首答是。一時間,夜幕裡,暗風吹過殿簷。
吹過殿角一隻青銅鎮獸,吹過一絲檀香裡濃烈森森的肅氣。
然而,烈火之外,更有暗潮湧伏。
一名身披官服的老臣上前,身影一頓,聲音裡一絲顫意微露:
“陛下,北荒一役,重兵已出,糧秣已增,邊州輜重皆已耗費大半國庫之銀。”
“使團之資,輿論之費,更讓庫銀吃緊。”
“目前現銀已不足三百萬兩,若再增撥,恐不得不加征田賦,或調用州縣儲銀……”
一言說完,殿裡一瞬凝固,四角獸爐裡吐出的白煙頓頓一滯。
寧龍猛一拍案,案上鎏金印璽一震,發出一聲讓殿裡所有大臣心驚肉跳的巨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