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真相漸顯
1936年2月15日,凜冽的寒風依舊在長白山深處呼嘯,抗聯秘密實驗室坐落在一處被冰雪覆蓋的山穀中,四周密布著偽裝網和陷阱,唯有熟悉地形的人才能找到入口。實驗室由廢棄的礦洞改造而成,昏黃的煤油燈在石壁上投下晃動的光影,刺鼻的化學試劑氣味與炭火的焦糊味混雜在一起。
周保中裹著厚重的羊皮襖,腳步匆匆地踏入實驗室。這位沉穩堅毅的抗聯將領,此刻眉頭緊鎖,目光中滿是憂慮。三日前趙尚誌帶回的半塊金屬碎片和押運日誌,像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他心頭。實驗室裡,頭發花白的科研人員老楊正俯身操作一台簡陋的顯微鏡,鏡片後的眼睛布滿血絲,顯然已經通宵工作。
“老楊,有什麼發現?”周保中壓低聲音詢問,生怕驚擾了正在進行的精密實驗。
老楊直起腰,摘下沾滿霧氣的護目鏡,臉上露出既興奮又凝重的神情:“周司令,這塊金屬碎片不簡單。我用僅有的光譜分析儀反複檢測,發現它是由鎳鈦合金和稀有金屬銥構成,這種材質......”他停頓片刻,喉結滾動了一下,“是製造低溫武器的絕佳材料。”
周保中瞳孔微縮,倒吸一口冷氣:“低溫武器?你是說......”
“沒錯。”老楊轉身從桌上拿起一張寫滿數據的紙,“結合押運日誌裡提到的‘雪鷹計劃’和防凍劑,我推測日軍正在研發一種能在零下四十度環境中使用的生化武器。這些防凍劑不是普通產品,很可能是用於穩定某種低溫病毒或細菌。”
話音未落,實驗室角落裡突然傳來年輕科研員小王的驚呼:“楊老師,您看這個!”眾人圍攏過去,隻見顯微鏡下的載玻片上,一些微小的杆菌狀物體在特製的低溫溶液裡緩慢蠕動,在藍光照射下泛著詭異的青灰色。
“這是......”周保中臉色變得蒼白。
老楊的手微微顫抖:“根據我的判斷,這是經過基因改造的鼠疫杆菌變種。普通鼠疫杆菌在低溫下會休眠,但這些變種杆菌在防凍劑的作用下,不僅能保持活性,還可能具備更強的傳染性和致死率。如果日軍將其製成武器......”
空氣仿佛瞬間凝固,眾人都被這個可怕的推測驚出一身冷汗。就在這時,實驗室的木門被猛地推開,寒風卷著雪粒灌了進來。趙尚誌渾身是雪,大步流星地走進來:“周司令!剛剛截獲的密電顯示,日軍在佳木斯郊外新建了一座戒備森嚴的工廠,所有進出人員都要經過嚴格的低溫防護檢查。”
周保中的拳頭重重砸在桌上:“看來我們的推測沒錯!必須儘快搞清楚工廠裡的情況,阻止日軍的陰謀。”
老楊推了推眼鏡,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申請加入偵查行動!隻有親眼看到工廠裡的設備,才能確定他們的研究進度,也能找到破解的辦法。”
“不行!”周保中立刻否決,“實驗室離不開你,而且太危險了。”
老楊急得漲紅了臉:“可是......”
他的話被突然熄滅的煤油燈打斷。實驗室瞬間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緊接著,傳來玻璃器皿碎裂的清脆聲響和重物倒地的悶響。
“老楊!”周保中大喊,伸手摸索著腰間的手電筒。趙尚誌和其他隊員迅速掏出武器,警惕地注視著四周。
當手電筒的光束重新照亮實驗室時,眾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老楊躺在地上,額頭滲出血跡,身旁是摔碎的低溫培養皿;存放實驗數據的鐵皮櫃敞開著,最關鍵的實驗記錄本不翼而飛。
“快!檢查出入口!”周保中厲聲下令。隊員們四散開來,但很快傳來令人絕望的消息:所有出入口的警戒裝置完好無損,偽裝網也沒有被破壞的痕跡。這意味著,偷走記錄本的人,要麼是對實驗室布局了如指掌的“自己人”,要麼掌握著某種不為人知的潛入手段。
老楊在眾人的攙扶下緩緩起身,他顫抖著指向牆角:“黑暗中......有一股淡淡的櫻花香水味......”
這句話讓所有人寒毛直豎。在這荒郊野外的抗聯實驗室,怎麼會出現日本女性特有的香水味?更令人細思極恐的是,究竟是誰潛伏在身邊?又有多少機密已經泄露?而那座隱藏在佳木斯郊外的神秘工廠裡,日軍的“雪鷹計劃”,又進展到了什麼可怕的程度?
喜歡東北謝文東請大家收藏:()東北謝文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