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兩個人已經對陳平安就差焚香膜拜了,還要拜師,做陳平安的學生。
陳平安沒同意,這兩個貨就自封為外門弟子。
陳平安搖頭:“我還是覺得不太完美。”
他設計了三個灌溉方案,可適用於水井和河溪。
第一個是桔槔水渠,利用杠杆原理從井中提水,搭配人工水渠分流。
方法很簡單,在井邊豎立支架,橫杆一端綁重物,另一端掛水桶。取水之後倒入井邊的主水渠,再通過分支小渠引流至農田。
優勢是省力,比直接提水效率高。缺點是,隻適合距離水源近的小規模農田。
這個設計理念最早來自於《莊子》中記載的“鑿木為機”。
第二個方案是,龍骨水車。
原理是通過腳踏或手搖帶動木鏈循環提水。
製作方法也不難,用木板製作水槽和鏈式葉板,底部伸入水井中和河溪中,頂部傾斜至農田。
人力踩踏帶動葉板將水刮入水槽,持續輸水。
也可以利用牲畜拉動,解放人力。
優勢是可連續提水,適合中等麵積灌溉。
缺點是,距離還是不能太遠,而且隻適合平原,不能跨越地形遠程輸出。
第三個方案是水轉翻車。
原理是利用水流衝擊力自動提水。
製作方法有點難度,要建造一個大型輪狀竹筒裝置,邊緣綁竹筒或木桶。
通過水流推動輪轉,竹筒在下遊汲水,轉到高處倒水入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優勢是完全自動化,缺點是隻適合有流動水源的地區。
三個方案,都不能遠程輸送。
吳振和沈明已經很滿意了。
覺得已經夠好了。
但見把總不滿意,就知道把總肯定還能想出更好的方案,都希冀地看著陳平安。
陳平安努力思索著前世記憶。
灌溉係統這些記憶,都來自於小時候在山裡生活的時候,村裡的灌溉係統不斷改良的過程……
許久,陳平安拿起毛筆,在紙上勾畫起來:“這叫虹吸管灌溉方法。原理是利用氣壓差,跨地形輸水……”
吳振和沈明認真地聽著。
沈明刷刷地邊聽邊記錄。
“製作方法倒是簡單,我們可以用中空竹管或動物腸衣製成管道,一端插入水井內,另一端延伸到農田。先吸出空氣,形成負壓,水流就會持續通過管道。
優勢是可繞過障礙物,適合不平整地形。缺點是,需要長距離鋪設管道,成本有點高。而且,要解決管道連接處的密封問題。”
吳振建議:“連接處的密封,蠟封,樹脂肯不行。用魚漂膠,魚皮膠,動物筋膠,皮膠,應該可以吧?”
沈明邊記錄邊搖頭:“總在水裡泡著,這些都不耐久!還有,把總,怎麼吸出管道內空氣?人工?那得多大的肺活量啊?”
現在他們跟著陳平安,學會了好多新詞,很多新知識。
感覺他們的把總,每時每刻都可能創造新東西出來。
所以,他不管對錯,先記錄下來,以免忘了。
“這是個難題。”吳振也點頭。
陳平安胸有成竹:“我們有猛火油啊,可以提煉出強力膠。”
沈明吳振大吃一驚。
“把總,這你也會?”
“把總,你也太牛逼克拉斯了!”
“把總,我崇拜死你了,我對你的崇拜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兩人一頓彩虹屁!
喜歡最強獵戶:開局救了未來皇帝請大家收藏:()最強獵戶:開局救了未來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