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鹹陽小院的秦明,在聽完墨鴉講述魏國被滅的詳細過程後,不由的心生感慨。
當一個政治上已經爛透的國家,還沒有滅亡。
那就說明在其它方麵必定有人在負重前行......
像魏國這樣老牌強國,晉鄙就是其傳承下來的底蘊......
隻是可惜了這一員良將......
秦明也隻是稍微的可惜了一下。
他不會插手軍隊上的事情。
更不會去對戰場上的事情去指手畫腳。
事實上他連幾本兵書都沒有看過。
對於一些兵法,也隻是在原來世界的時候,看過的一些影視劇上才有所了解。
基本就是,他可以去和王翦王賁這種級彆的武將去討論關於兵法的見解。
王翦他們說的秦明能聽懂這樣子。
王翦他們也會認為秦明有成為世間良將的潛質。
但真要讓秦明去指揮一場幾十萬軍隊級彆的戰事。
他還真不一定能拿捏的住......
關於這樣的情況,有一個很好的成語能夠概括,那就是“紙上談兵”。
而且就在這個時代,前些年還發生過一場活生生的例子。
長平一戰中失敗的一方,趙國的趙括。
這也是紙上談兵的出處.....
所以秦明還是很自知之明的。
專業的事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況且隻要按照正常的發展,秦國自然而然就能統一天下。
在這個過程中,他隻需要做一些查漏補缺的事,根本就沒必要去畫蛇添足。
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前,他隻需要做好一個武夫該做的事就可以了。
至於同為一國之大將軍的李牧,秦明之所以出手,完全是因為在培養扶蘇的過程中,正好趕上了。
還有一個原因。
或許是因為一生之中麵臨的對手不一樣,所以李牧與晉鄙這樣的中原將領有所不同。
晉鄙從一開始接受的思想,或者說他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對抗魏國以外的國家。
而李牧從始至終麵臨的威脅,主要來源於北方的遊牧民族。
對於秦國而言,他沒有像晉鄙那麼重的排斥心。
所以,對於晉鄙這種內心具有自己信念的中原將領來說。
與自己的國家一起消亡對他們來說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魏國的滅亡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蕩。
主要是剩下的國家也不多了......
當趙國被滅的那一天起,其餘五國的命運就已經注定。
尤其是當現在隻剩下楚國和齊國的時候,結局已經很清晰了。
秦國一統天下隻是時間問題......
晌午過後,秦明在去王宮的路上。
在路過同福酒樓的時候,聞到裡麵飄出的甜香味,順手拿了兩盒剛出的新品糕點。
不多時,秦明來到了扶蘇不久前剛搬過來的新宮殿。
扶蘇已經十六歲了。
其實早在那次秦明帶他外出曆練回來以後。
嬴政便已經開始讓他開始著手處理一些政務。
隨著扶蘇思想的逐漸成熟,嬴政已經可以放心的交給他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奏折。
並且在扶蘇處理完以後不再檢查。
這是為了培養扶蘇自信之類的一些心理......
新宮殿比之前的大了一倍不止,距離嬴政日常辦公的地方也更近了。
當秦明來到這裡的時候,扶蘇正在庭院裡涼亭下的圍凳上,上半身靠在柱子上,捧著一卷竹簡微微蹙眉。
頗有一副少年風流倜儻的感覺。
秦明心中感歎,這一幕若是在另一個世界拍下來放到網上,不知要迷倒多少萬千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