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又是一載春秋......
凜冽的北風卷著枯葉掠過鹹陽宮的飛簷,將簷角銅鈴撞出細碎聲響。
恍若在細數這些年秦國統一天下的征程......
這一年多裡,整個秦國機器都在高速運轉,全力消化著新納入版圖的楚國疆域。
不同於那個世界的曆史上,暴秦"重開疆、輕治理"的舊轍。
秦明向嬴政提出了革新策略,秦國開始注重根基穩固。
在鐵血征伐的同時,更將治理百姓的觸角深入每一寸新的土地......
秦明深知,一個王朝的根基在於民心。
那些被秦國打下來的疆域裡,往往藏著盤根錯節的世家大族。
他們如同蟄伏的毒蛇,表麵臣服,暗中卻打著大秦旗號,肆意搜刮民脂民膏......
將新生的秦政權當作他們謀利的工具.......
為了斬斷這這些毒瘤,秦國每占領一地,便向當地世家發出收取"保護費"的通牒。
這既是經濟上的索取,更是用來測試他們對秦國,或者是對原來國家忠誠度的試金石......
對於那些妄圖負隅頑抗的頭鐵世家,秦國不僅不惱怒,反而暗喜。
正如戰場上的破陣之法,殺雞儆猴的謀略在此刻儘顯鋒芒.......
當某些豪紳世家拒絕繳納歲貢時,秦軍鐵騎便會如雷霆般降臨!
不出數日便會將這個傳承百年的家族連根拔起!
消息不脛而走,其他世家噤若寒蟬,卻也在暗中窺探著局勢走向......
然而,楚國幅員遼闊,從漢水之濱到長江兩岸,處處都需精心治理。
加上先前吞並的燕國、魏國尚在整合期。
各地暗流湧動,治理難度遠超想象......
鹹陽宮的案牘堆積如山。
商鞅變法留下的嚴苛律法在新土上推行,既要保持威懾力,又要避免激起民變.......
這重重挑戰,讓秦國的整合進程比預想中緩慢許多......
就是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可苦了齊王健了......
臨淄城的晨鐘日複一日撞碎黎明。
齊王健從輾轉難眠的榻上驚起,喉頭乾澀地問出那個重複無數次的問題。
"秦軍到何處了?"
望著宮人們低垂的眉眼,他攥緊絲被的指節泛白。
這一年多來,每個清晨的答案都如鈍刀割肉,將他懸在僥幸與期盼的複雜情緒當中無法自拔......
鹹陽宮的決策像張精密織就的大網,將整個天下籠罩其中。
除了駐守北方邊境的三十萬精銳。
秦國的數十萬虎狼之師化作漫天星子,散入了燕、趙、韓、魏、楚的地界。
這些身著玄甲的秦軍將士不再以征伐為號,而是高舉刻著秦篆的竹簡,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文戰"。
他們深入街巷村落,青銅戈矛映著寒光,卻不再沾染血腥......
軍吏們展開絹布繪製的輿圖,用鏗鏘的秦音向百姓宣告。
"田賦十取其一,商稅十抽五,凡奉公守法者,皆受大秦律法庇佑!"
當得知秦法對平民的保護竟勝過昔日世家私刑。
那些原本擔驚受怕,一直聽聞秦國暴政的百姓們,漸漸的敢於走出家門......
而對盤踞一方的豪紳世家,士兵們則帶著冰冷的笑意,將寫滿數字的竹簡重重拍在他們麵前。
"這是貴府今歲該繳的護疆銀!"
......
當各地百姓看見秦卒幫老農修繕被戰火損毀的房屋。
當商賈們發現新設立的驛站能讓貨物更快周轉。
那些曾經對秦國的恐懼,悄然間生出微妙的變化......
眼見秦國上下忙於整合新土,王離又怎麼會錯過這千載良機?
憑借王翦目前在軍中的無上威望,他以皇家之名大張旗鼓,將同福酒樓與同福商行的版圖瘋狂擴張!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從關中平原,三晉故地到荊楚水鄉。
同福酒樓裡觥籌交錯,同福商行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