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嬴政又對二人負責的具體事務做了一些區分......
當李斯與韓非離開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
出了宮門,夜風挾著渭水的潮氣漫過罘罳fusi)......
李斯的玄色衣袂被風掀起一角,恰好掃過韓非赭色錦袍上的山紋刺繡......
“十年未見,師兄倒是把《莊子》裡的‘虛舟’之術練得更加通透了。”
雖然李斯的年齡要比韓非大上幾歲,但韓非比他拜入荀夫子門下的時間要早,所以李斯一直都稱呼韓非為師兄。
說話的時候,李斯停下了腳步。
他的目光看向韓非。
十載光陰並未磨去那人眉骨間的棱角,反而讓眼尾的細紋裡看上去多了幾分鋒銳......
見韓非停住了腳步,李斯繼續說道。
“當年在蘭陵,你總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如今倒把自己藏進這‘馮去疾’的虛舟裡了......”
韓非先是沉默了一會兒,他早就料到李斯在看到他以後,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之前當著嬴政的麵,李斯倒是平靜的很,結果這剛離開王宮還沒走幾步呢。
李斯終於忍不住開始對他發難了......
“李斯兄可記得,當年在稷下學宮,我等論‘術’與‘法’之爭時。
你總說‘明主使其群臣,不遊意於法之外’......”
說著,韓非轉身看向李斯,臉上掛著他那副標誌性的笑容......
韓非的聲音混著更漏聲沉在夜色裡。
“如今這‘馮去疾’三字,不正是法外之術?”
李斯的手指驟然收緊,手裡拿著的竹簡棱角硌得他掌心都有些發疼......
韓非的腦袋轉得還是那麼快,言辭也依舊犀利。
就像十多年前一樣,李斯從來沒有在與韓非的學術爭論中占過什麼上風......
沒辦法,李斯隻能轉換話題。
目光掃過韓非腰間懸掛的治粟內史印信。
“陛下將治粟內史府劃給你......”
就在李斯準備換個話題陰陽韓非的時候。
嬴政日常處理政務的宮殿中,秦明也在與嬴政談論著他們。
“治栗內史掌管著整個大秦的財政,賦稅,還有農業生產......
就這麼交給韓非,是不是對他有些太過信任了?”
嬴政的麵色有些嚴肅,要不是這事兒是秦明提議的,估計他早就把提出這件事的人給哢嚓了!
大秦采用的是三公九卿製。
三公指得是丞相,太尉,還有禦史大夫。
丞相就不用多說了,職責就是皇帝的副手,理論上丞相手中的權力和皇帝是一樣的。
隻不過丞相的頭上還有皇帝管著,而皇帝的頭上隻有冕旒和帽子......
太尉是全國的最高軍事長官。
當然,這個職位就像是湊數的......
實際上大秦的太尉一直由皇帝擔任......
禦史大夫顧名思義,主要負責監察百官,其次還充當著丞相副手的角色......
治栗內史則是九卿之一,之前一直由嬴政自己負責。
畢竟是管著全國的財政,在某種意義上隻是略遜於太尉......
麵對嬴政的質疑,秦明在心裡無奈的歎了口氣。
政哥啊政哥,我這還不都是為了你的身體著想......
大秦現在是農業國家,財政和農業生產這麼大的攤子,最起碼得占了嬴政一半的精力......
況且他之前廢了那麼大的功夫,在韓非那裡吃了那麼多憋屈。
不正兒八經的給他找點兒活乾,秦明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喜歡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請大家收藏:()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