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的目光掃過信箋上熟悉的字跡,燭火在紙麵投下明明滅滅的暗影......
「韓非兄,我是子房,展信如晤......
還記得當年聽聞新鄭淪陷、你溘然長逝的噩耗時,子房心中悲痛欲絕......
案頭那盞你贈的雲紋燈,我至今仍懸在書房。
每每挑燈夜讀,總恍惚見你倚著朱欄,笑談"術以知奸"的模樣......
那年冬夜,大雪封路。
韓非兄裹著狐裘,我們就著炭火分食冷硬的麥餅。
兄說“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子房則笑你“空談變法,不如先添件厚衣”......
火光照亮你眉梢的白霜,那一刻我忽然覺得,這天下或許真的會因你而變......
前不久聽聞韓非兄還活著的消息時,我高興的的徹夜難眠......
可當我想親赴鹹陽時,卻收到了來自墨家的邀請,他們召集六國舊族,想要在墨家機關城共同商議抗秦一事......
雖不知韓非兄為何銷聲匿跡了十年有餘,又因何種緣故以馮去疾之名成為了大秦的右丞相......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時間的流逝會改變很多東西,但我相信韓非兄的初心和理念是不會改變的......」
看完張良寫給自己的信後,韓非先是沉默了片刻,然後他將信紙投入燭火,看著熟悉的字跡在火焰中蜷曲成灰......
思考了片刻,韓非拿過一張泛黃的空紙。
大秦統一之後,秦明的一些計劃便開始實施了。
其中就包括造紙術的應用。
但秦明畢竟不是專業的,當初他也隻能依靠自己模糊的記憶來一步步嘗試。
所以造出的紙依舊保留著木頭原本的顏色。
韓非提筆蘸墨,筆尖懸在紙麵良久,終於寫下了一行字。
“川流雖逝,河床永存,墨家機關城之約,望子房慎行。”
然而,還沒等墨跡乾透,韓非便又把這張紙給點燃了......
以韓非的智商,自然能看得出來。
剛才那封子房寫給他的信。
雖然全篇都是在懷念兩人的過去,以及子房對知道了他還活著以後的高興。
但其中卻偏偏提到了墨家機關城的事。
要知道他現在可是大秦的右丞相。
這種謀逆之舉也是能隨隨便便就這樣跟他說的嗎?
很顯然不是。
韓非知道,這是張良對他的試探。
韓非能夠感覺到,或許張良根本就不在乎這次墨家之行。
所以,張良便想以此為餌。
假如韓非真的變心了,徹底成為了大秦的人。
那麼墨家這次的行動必定會被大秦圍剿!
反之,若這次的墨家之約能夠順利結束。
那就表示韓非並沒有把這件事透露出去。
說明韓非現在雖然是大秦的右丞相。
但他的心底深處,其實還是在六國這邊的......
韓非揉了揉眉心。
子房啊子房,你還是真是會給我出難題啊......
片刻後,小院裡,秦明還在與墨鴉談論著關於墨家的行動。
一道黑影突然悄無聲息的出現。
“先生,張良的那封信韓非已經看到了......”
黑影將韓非的反應說了一遍,見秦明點頭後便打算離開。
再臨消失前,他與墨鴉對視了一眼。
兩人互相點頭示意後,黑影便消失在了黑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