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遠遠無法抵擋人口變多,百姓從商所帶來的缺口。
還有天災人禍,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
遇上一次兩次大秦或許還能扛過去,但以後若是安於現狀不作出改變,大秦總會有崩潰的那天......
想要百姓能夠頓頓吃飽飯,甚至提高生活質量,就要少收甚至不收農稅。
在此情況下,想要維持大秦的運轉,就要從商業稅上下手。
商業稅收的太狠會打擊百姓從商的積極性,所以還要從其它政策方麵鼓勵百姓從商。
但如果從商的人變多了,種地的人就會變少。
所以要想辦法提高糧食的畝產量,以及糧食的多樣性。
還需要同步創造出更為便捷的生產工具。
除了這些未來需要考慮的事情,一個偌大的國家每天還有無數的瑣事,以及避不可免的突發事件。
所以要想當一個好皇帝不是那麼簡單的......
所以彆看嬴政天天那麼忙,若不是有秦明替他考慮以及處理一半的麻煩。
他是無法兼顧整個大秦的現在與未來的。
這是中央集權製最大的弊端。
權力高度集中的同時,一個人根本無法處理好所有事情......
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秦明還想著統一全世界。
不過隨著時間慢慢的推移,秦明逐漸意識到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究竟有多難......
簡直比登天還難......
穿越前,信息傳遞那麼發達,整個社會體係趨於完美的情況下。
都還會發生那麼多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如今的大秦版圖卻僅僅隻有中原以及周邊部分地區。
若是大秦發展到穿越前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
秦明很是懷疑,以現在的官僚體係,估計最好的情況也就是堅持兩百來年......
更彆說打下全世界了,到時候能堅持幾十年都是最理想的情況了......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
既然統一全世界很難實現,那秦明乾脆退一步。
讓華夏的文化影響全世界總可以吧?
就像穿越前的約翰牛,不就是因為有段時間它的勢力幾乎遍布全世界,所以才讓英語成為世界上的主流語言嘛。
而現在的秦朝,同樣與當時的約翰牛一樣,對全世界有著降維打擊的實力。
秦明根據腦子那點兒為數不多的曆史知識,大概了解現在世界的局勢。
整個世界,現在這個時期,除了地中海那片兒的羅馬,以及白象那邊有點戰鬥力外。
其他地方大多包括約翰牛都還處於部落時代呢。
四大文明古國嘛,這點兒常識秦明還是知道點兒的。
畢竟地域上有無法跨越的屏障,現在的通訊條件又一言難儘。
所以想要持續對它們進行掌控無異於比登天還難......
對此,秦明心中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不行直接扔兩個命運之子過去?
現在不就有現成的項羽和劉邦?
以他們身上的氣運,到時候再給他們支援些兵力。
拿下羅馬和白象應該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吧?
到時候後續再出現什麼彆的命運之子,再往美洲非洲扔唄。
簡直就是兩全其美啊!嘎嘎嘎!
至於到時候他們會不會被當地同化,或者以後被反殺,最起碼也是幾十以後的事了。
彆的不說,語言文化這方麵最起碼能影響他們兩代人吧?
整個華夏最牛比的是什麼?
文化的同化力說第二,誰敢稱第一?
尤其是現在的華夏文化對於現在的世界來說,完全就是獨一檔,對彆的文化碾壓的存在。
這樣一來,最起碼兩千年後不用考什麼英語了.......
喜歡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請大家收藏:()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