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律法與道德_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4章 律法與道德(1 / 2)

秦明離開藏經閣的時候,臉上帶著輕鬆又滿意的笑容。

他這次來小聖賢莊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說服荀夫子這位當代大儒,能夠支持大秦在天下開設書院這件事。

就像荀夫子剛才說的,這件事所麵臨的阻力太大了。

即便是有他和嬴政,恐怕依然無法能在短時間內取得什麼成效。

當然,這件事本身就不是短時間能有什麼效果的。

但秦明想的是,趁著現在嬴政在位,把這件事的進度能多推一點兒是一點兒。

那樣等扶蘇上位的時候壓力還能輕一點兒......

嬴政:???(?o?o)你個老六!

扶蘇:父皇您彆生氣,先生他也是為了大秦著想啊!先生(?????)??

......

當然,就像荀夫子所說,這件事的難度確實非常之大。

開設書院最需要的就是能夠教書育人的老師。

而目前天下的讀書人幾乎大部分都被權貴世家所掌控。

所以秦明隻能選擇從儒家入手。

這也是他專門來小聖賢莊拉攏已經隱退的荀夫子入夥的原因。

荀夫子不僅是當代的絕頂大儒,更是天下儒生公認的儒家正統。

而且荀夫子還是上一任稷下學宮的院長,教出來的門生遍布天下。

學生教學生,學生何其多......

所以在整個學術界的影響力,荀夫子稱第二,絕對沒人敢稱第一!

還有就是,儒家學說能夠成為當世顯學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個國家能夠穩定的運行,離不開法理二字。

法自然指的是規則與律法。

至於理則是道理與道德。

法律是用來約束一個人行為下限的,是最後的,也是最嚴厲的手段!

而一個國家中,大部分都是遵紀守法的普通人。

他們一生都很難觸碰到律法的紅線。

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道理與道德便成為法律之下,解決人與人之間矛盾最好的辦法

正所謂君子動口不動手,既然要講道理,不能空口而談,道理也要有道理的規則。

正統的儒家學說能夠很好地標榜人的三觀。

秦明經曆過前世那種禮崩樂壞,人人以利益為重,一切都向錢看的時代......

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一個社會能夠以道德情誼為主。


最新小说: 陰陽獵詭人 打印機裡的老街秘事 青雲寨 大宋悍臣 孤鋒莫寧 這個女主竟然是食死徒 慘死斷頭台,重生黑蓮花屠儘侯府 替嫁罪妻:總裁的贖罪梟寵 仇月 鹹魚木得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