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各個郡縣開設學院這件事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看見成效的。
這件事情需要慢慢來,要想真的出現秦明想要看見的結果,估計最快也要幾十年以後了。
這一點秦明很清楚,他所做的隻是種下一顆種子。
至於這顆種子以後會不會開花結果,又或者會半途夭折。
秦明現在並不是很在意。
他已經做了他該做的事,如果太過上心,那就太累了。
人嘛,雖然要自律,要學會給自己定任務。
但也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路要一步一步走。
要不然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其實一直以來,很多事情秦明都隻是在播種。
因為在很久之前秦明就明白了一件事。
如果不是因為他這一身莫名其妙來的武力值,他可能早就死在了那個吃人的時代。
他也就不會得到嬴政的信任和依賴。
換句話說,他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哪怕是穿越來的,依舊也還是普通人……
哪怕他有著現代人的思維,真要論起影響力,恐怕連一個普通的儒生都比不上……
而這一身武力卻並沒有帶給他什麼超絕的智商和智慧。
僅僅是給了他能夠發揮自己腦子那為數不多的能用得上的東西罷了。
換句話說就是,他的實力帶給他的,隻是能讓彆人乖乖的,認認真真的聽他講道理而已。
他的實力並不能直接讓他帶著大秦跨越兩千多年的差距。
正因為他沒有那些能帶領整個人類進步的專業知識。
所以他才想到開啟民智這件事情。
換言之,他想要開啟民智的真正理由,其實並不僅僅是他之前對荀夫子說的那樣。
秦明真正想的是,與其指望幾十萬讀書人當中能出現什麼人才,倒不如把這個基數無限擴大。
因為他的出現,現在大秦的人口接近五千萬。
而且現在大秦鼓勵生育,十幾年以後,不出意外人口絕對能夠突破一億!
到時候幾千萬基數裡選出來的人才。
秦明就不信研究不出什麼跨時代的科技來!
畢竟比起毫無基礎和毫無目的的研究,他可是能直接提供方向和思路的!
當然,還是那句話,這些事情都急不得……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先老老實實的想辦法提高糧食產量吧。
彆到時候人口數量上來了,再吃不上飯,那一切就都白扯了……
等到秦明後,嬴政沒在耽擱時間,直接下令啟程南下。
數日後,沛縣……
泗水亭的土路上總揚著黃塵。
劉季,這位泗水亭的亭長,近日來可謂是意氣風發。
無他,打了三十多年光棍的他,終於在四十歲這一年娶上了媳婦兒。
而且這位媳婦兒的家世還是當地有名的望族。
呂雉出生於碭郡單父縣。
呂家在當地是頗有名望的大戶人家,家境殷實。
呂雉的父親呂公,與沛縣縣令交好,能舉家遷往沛縣並受到當地有頭有臉人物的祝賀,足見其家族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