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
朱石茂和陳佩思一時間沒有想通,為什麼廣告片拍出來了還要縮短。
周知見二人疑惑的眼神,說道:“當群眾接受了這個廣告後,如果仍然是一分鐘一個,就會產生視覺疲勞;對這個廣告就會感覺厭煩,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廣告也就失去了作用,這時,就隻需要五秒左右的時間,提醒一下觀眾,我們這個火腿腸和康師傅一直在銷售。”
陳佩思一拍大腿,“周董,沒想到放一個廣告片都有那麼多的講究。你們這些香江人真厲害。”
周知笑道:“陳同誌,能問問你家住在哪嗎?”
“我家就住府學胡同。”
這地名聽著有些耳熟,周知想了想,又問道:“是不是在南鑼鼓巷東邊?”
陳佩思一愣,笑道:“喲,周董,你對京城的地界挺熟嘛。”
周知換了一口京城話說道:“您說我這地界兒熟不熟?眼下住金露胡同,早年間可是擱夕照胡同紮的根兒,這一左一右的,閉著眼都能摸個門兒清!”
聽到周知一口京腔,陳佩思有些迷糊了。
問道:“您不是地道香江人?”
“香江那地方哪有什麼地道的香江人,絕大多數都是外邊去的;我也是前些年出去的;
去前年有事回了趟下鄉的村裡,見鄉親們過得苦,就投了些錢,在縣裡建了火腿腸廠和方便麵廠;
希望能把經濟帶動起來,鄉親們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嘿,你也下過鄉?”陳佩思非常驚訝。
朱石茂卻是有些疑惑,問道:“周董,你這歲數今年應該才有二十一二歲吧?”
周知笑道:“我六三年的,十四歲下的鄉。”
陳佩思不可思議的說道:“我十五歲去塞北建設兵團當的知青,我都覺得我當知青的年紀夠小的,沒想到你比我還小。”
周知苦笑道:“沒辦法,家裡被人針對了,不去不行。”
陳佩思滿臉同情的說道:“咱倆也算是同病相憐,我也是十五歲時不得不去下鄉。你在哪下的鄉?”
“晉山省馬陵地區玉靈縣夏溝村。”
朱、陳二人對這個地名不是很熟悉;
陳佩思說道:“聽說晉山那邊條件還稍好一些,我們在塞北兵團的時候那日子……。”
叭叭叭說了一通;
當周惠敏聽說眼前這光頭,一頓能吃十個大饅頭的時候;
露出了驚恐的神色,在京城住了那麼多天;
她也吃過京城的饅頭,一個比小碗還大,她吃半個,再喝一點點粥就能吃得很飽;
這光頭居然能吃十個?
誰知聽到周知接話道:“有一次村裡會餐,我一次吃了八個,不是吃不進去了,而是饅頭被吃完了。”
兩人都笑了起來。
周知又對朱石茂說道:“茂哥,你那<牧馬人>演的真好,我爸看得是滿臉眼淚,不瞞你們,我父親也被打成老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