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四早上十點半,金露胡同的院子裡傳來一陣門鈴聲;
正在屋內看書的周妍放下書,伸手揉著頸椎,去開了門。
來人是周妍不認識的兩個年輕人,各自提著些肉菜;
對方見到周妍客氣的說道:“你好,周小姐,這是董事長讓我們采購的蔬菜和肉類。”
“哦,辛苦你們了。”
說著,周妍伸手就要去接。
對方忙說:“周小姐,不用過手了,我們直接送到廚房去吧。”
“好的,請跟我來。”
將蔬菜肉類歸了了下類,兩人正準備離開;
周知出現了,給每人遞了個紅包。說道:“恭喜發財。”
送菜的兩人僵住了,互相看了一眼,遲疑著沒敢接;
周妍笑道:“接著吧;這是香江春節時的風俗,裡麵的錢不多,就是討個好彩頭。”
兩人才接過紅包道謝了一番,離去。
上了車開出一段路,副駕座上的人掏出紅包看了看;
笑道:“董事長還怪客氣的,還給咱們紅包。”
駕駛車輛的人笑道:“還是香江那邊的風俗,你打開看看是多少錢?”
副駕的人應了一聲,打開紅包,抽出一張紅彤彤的港紙;
“喲,是一百塊的。董事長真大方呐,今天算是發了筆小財。”
這是周知覺得五十港紙的顏色不好看,還是一百港紙的紅彤彤的,看著就喜慶。
就各塞了一張進紅包。
下午,等到李銀剛幾人帶著女友來到金露胡同時;
周知正在往油鍋裡放裹了麵糊的小黃魚,鍋裡已經有不少的小黃魚,在油裡半沉半浮冒著細泡。
馬金濤笑道:“唷,老周親自下廚呐,今天有口福了。”
李銀剛也笑道:“有咱哥們做的事嗎?隻管說啊。”
周知說道:“先把花生端進去,把碗筷拿去桌上擺一下,酒在櫃子裡,想喝什麼拿出來打開;還有,砂鍋裡的湯盛出來。”
李曉華連忙說:“湯我來盛。”
從碗櫃裡拿了兩個大碗,打開鍋蓋準備裝湯;
“咦,老周,你這是什麼湯?”
“發菜蠔豉湯,你彆說你在鵬城呆了那麼久沒喝過這個湯?”
“這玩意我還真沒喝過。”
周知笑道:“那看來你和金濤去鵬城那麼久,還是沒融入當地環境。”
馬金濤這時進了廚房,好奇問道:“老周,你說什麼沒融入當地環境?”
“嗬嗬~,曉華不認識這個湯;這是一般香江人在商務宴請時,大多會上這個湯。”
馬金濤湊到砂鍋前看了看,覺得有些驚悚;
“這、這湯裡黑黑的是頭發?”
周知笑罵道:“頭發你個鬼,這是發菜;這湯裡有發菜、蠔豉、乾貝、豬瘦肉。因為名字吉利,一般商務宴請大多喝這個湯。”
李曉華不解道:“這發菜蠔豉湯也沒什麼吉利的啊?”
馬金濤說道:“嘿嘿,這名字還真是吉利,你用粵語說一下試試。”
李曉華在心裡默念了兩遍,才恍然大悟。
“發財好市啊,難怪。”
這時,廚房門口伸進一個頭來,“老周,我來了。兩位,你們好。有什麼事是我能做的?”
周知不用回頭也知道是顧紅軍來了,“你來的正好,這裡沒什麼事了,準備吃飯了。”
今晚吃飯的共有十五人,分了兩桌;
七個大老爺們坐一桌,剩下七個家屬,帶著顧紅軍的兒子坐了一桌;
周知也沒搞什麼開飯前說幾句的流程;
見大家都坐下,隻說道:“今天這裡的都不是外人,就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事了,開始吃飯吧。”
說著,就伸手抓了一條油炸小黃魚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