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皇陵被焚,對皇帝來說可謂奇恥大辱,必須有人挨刀。
在接到奏報當天,原主老哥就下令將兩人捉拿回京。
楊一鵬後來被處斬,吳振纓被溫體仁運作一番,僅充軍戍邊。
理論上兩個人罪責不相上下,判決結果卻相差甚遠。
皆因楊某乃王應熊座師,不保他有點不厚道,然最後事情太大保不住,王應熊還因此丟官。
吳振纓身為督察院禦史,純屬庸人,有首輔庇護,七年未下過地方。
結果苟日的遇上這檔子事兒,也活該命中有此一劫。
溫體仁一直表現得不黨不群,背底裡完全兩碼事,從票擬意見為待查議罪,可看出老溫有保人意圖。
對於當下,似乎可以利用此事搞點事情。
想到這兒,崇禎不禁嘴角上揚。
再翻剩下幾十本奏章,大多都是彈劾此二人,老溫意見千篇一律。
這當中,隻有三本不同內容,為洪承疇、丁魁楚、盧象升催餉奏折。
溫體仁票擬為“聖上裁定。”
崇禎大感憤怒,馹你娘,文官就是群十足混蛋!
滿朝文武這麼多天就乾一件事,剩下這件等同於沒乾,真特麼荒唐!
記得原有軌跡上,還有很多彈劾內閣的奏章,不知是事態未到那一步,還是被老溫私扣了。
崇禎也不願去多想,反正這群內閣大員,絕大部分都是屁股決定腦袋之輩,通通都得換!
大明處於危難之際,沒有任何人提出剿賊之策,沒有任何人談論治國方略,隻曉得一天到晚瞎基巴扯嘴皮。
曆史上老溫當了8年閣臣,其中4年還是首輔,可以說毫無建樹,還將一些對他不利的奏章毀掉。
8年中除了整人還是整人,加上原主老哥剛愎自用,整個朝堂生態被徹底帶壞,以致後來換人更加頻繁,昏招儘出。
包括之後的首輔張至發、薛國觀,都是與溫體仁一丘之貉,大明越發黑暗無光。
崇禎朝一共17年,黨爭進入巔峰,最後山河破碎,溫體仁一黨可謂“功不可沒”。
最有名為把錢謙益搞掉,而後會同周延儒,整掉錢龍錫、袁崇煥,再內訌乾掉周延儒。
錢謙益、周延儒不是什麼好鳥,當下並不計較,就是錢龍錫與袁崇煥有點可惜。
袁崇煥過於狂妄,存在過錯,但罪不至死,老哥最初也並不想殺他。
隻是溫周二人狼狽為奸,借袁崇煥一案搞錢龍錫,老哥徹底被整糊塗了,最後殺一個流放一個。
相信要不了多少天,錢龍錫就會回朝,保準驚掉溫體仁大牙,而那個時候,就是他倒台之日。
嚴格地說,現在的崇禎並不怕黨爭,他可不像老哥那般無法分辨是非。
結黨可以,但隻有一個皇黨和其它黨,要想搞事情,那就試試看。
崇禎思慮一番,最後命王承恩將彈劾奏章全部留中。
而對於三份催餉奏本,批示讓內閣重新出具具體意見,彆啥事兒都推給老子。
他要看看這群文官,接下來怎麼表演,怎麼一步步走入深坑。
想到這兒,崇禎猛地有絲興奮。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
與人鬥,想必有些人底褲會被扒光,露出惡心的蛋蛋與白腚!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