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溫點了點頭,又開始捋他的山羊胡。
就這樣,幾人竊竊私語好一陣,雅間燈火方熄滅。
幾位溫黨核心成員,從後門陸續乘轎離去。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某個隱蔽處,正有一雙眼睛盯著他們。
待他們都走了小半刻鐘,那人才悄悄離開。
......
同樣的場景,在內城城東錢世升府邸上演。
八九個人圍坐於錢府書房,見人已到齊,一年輕人抱拳道:
“諸位,聞今日聖上出宮,還在廣寧門訓誡順天府官差,陛下私自出行,是為不妥也。
若有溫黨彈劾鐘炌,我等須積極應對,那群螻蟻早已成為大明禍端,稍加安撫即可,聖上又何必大動乾戈,不知就此事,諸位如何看待?”
幾人在那兒若有所思,有的則剛剛聽到這個消息,顯得不可思議。
“朝徹兄此言差也,依吳某看來,聖上此番作為頗有明君風範,吳某佩服不已!”
“吳梅村,你......君上出宮何等大事,又涉及我等同僚,豈可曲意逢迎,荒謬!”
“楊朝徹,如此明顯之事,你難道看不出來嗎?”
“你......”
楊士聰狠狠瞪了吳偉業一眼,吳偉業眼中滿是不屑。
兩人雖同為東林黨,卻彼此都有點看不起對方。
二人同為崇禎四年進士,均為周延儒門生,張溥是狀元,吳偉業乃第二名榜眼。
然楊士聰這一百多名的三甲同進士,卻進了翰林院,與吳偉業官職相當。
這家夥詭計多端,敢衝鋒陷陣,被東林人欣賞,於是在當年把他捧進了翰林院。
自張溥丟官回鄉後,楊士聰已成為在京年輕一派領袖級人物,即便官位不高,很多東林大佬都聽他的意見。
見兩人在那兒抬杠,錢世升忙打圓場道:
“二位賢弟稍安勿躁,何必傷了同僚和氣,當下乃多事之秋,商討下步如何自處,方為上策。”
工部尚書劉遵憲接話道:
“錢閣部所言甚是,依老夫看,鐘炌最多算失察,估計不會被彈劾。
鳳陽之事太大,溫黨必然拿聖上出宮做文章,規避皇陵被焚,溫匹夫可精得很。”
眾人點頭認可。
劉遵憲為東林黨要員,尚算務實剛正一流,看事情比較獨到,比他們這群誇誇其談者要好得多。
不過黨爭就是黨爭,在黨患橫行的明末,沒幾個能獨善其身。
楊士聰頓了頓,開口道:
“那依劉大人所言,我等隻能以鳳陽事宜作為突破口?出宮之事儘量隱晦?”
“正是!”
“錢某也如此認為,如若我等抓住出宮不放,剛好中溫黨下懷。”
楊士聰眼珠子直轉,他們說得似乎很有道理。
雖說讓皇帝高坐朝堂即可,誓把大明變成夢想中的樣子,此乃東林理念精華,但目前將溫黨壓製住,才是東林人第一要務。
往日那些鬼點子多的是,思慮一陣,楊士聰有了許多主意,一一向在場諸君道出。
眾人無不表露出敬佩之色,就連吳偉業那個刺頭,都覺得可行。
怪不得張溥這個“在野皇帝”,對楊士聰很器重,特娘的玩花花腸子確實有一套。
各方暗流湧動,究竟鹿死誰手,大夥兒都對後日早朝充滿期待。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