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數日未見,今日無事退朝之人,隻有數十個。
不知是幾天前響動太大,還是變成正辰時上朝,讓大家積極了許多。
這種場景,並非崇禎想要的結果,沒事兒來湊數有卵用,遠點的連聽都聽不清,不如回衙門公乾更顯務實。
不過想想人多也好,有些事兒就是要人多。
諸臣也注意到了特彆之處,今日大漢將軍好像比往日多出不少。
一番君臣禮儀,早朝開始。
崇禎宣布,隻議四件事。
溫體仁會意,顯然就是七日前說的那四件,滿朝也隻有他,方具備稟報資格。
咳嗽一聲,非常莊重地走上禦道:
“啟奏陛下,陛下安排之事,臣等已辦妥,此乃鳳陽祭陵正副使名單,請陛下禦覽!”
說完雙手呈上。
王承恩走下丹陛接過。
崇禎翻開一看,正使王應熊,副使朱純成、太常寺少卿馮元彪。
選王應熊在預料之中,這次除了祭陵修繕,還要詳細調查楊一鵬吳振纓案件。
老溫顯然不放心讓彆人去,這番安排,著實花費一番心思,當中有閣臣有勳貴,還有個東林人,應該是妥協後的結果。
如此看來,老溫並未察覺自己意圖。
祭陵史是誰,當下都已不再重要,這項事宜,僅僅是個障眼法。
崇禎上順水推舟,大手一揮全部照準。
老溫很滿意,得償所願,皇帝給足了“麵子”。
當然,最開心的莫過於崇禎,一會兒恐怕誰都去不成,有些人還將麵臨牢獄之災。
第二項乃巡撫及總督人選。
陝西巡撫廷推出文震孟、蔣德璟、孫傳庭。
自己的文老師竟然都入選,還把他列在首位,不排除嘗試擠走文震孟的嫌疑,萬幸孫傳庭還在。
這個苟日的溫體仁,表麵上看似聽話,背地裡小動作不少嘛。
對於薊遼總督,推出侯恂、範景文、馬士英。
剿賊正副總督則為玄默、盧象升、洪承疇、吳甡;宣大總督擬定唐暉、熊文燦、陳新甲三個。
不假思索,崇禎高聲道:
“孫傳庭何在?”
“臣在!”孫傳庭出班行禮。
望著這個未來棟梁,禦座上的人倍感欣慰,高聲道:
“原陝西巡撫練國事,轉任鄖陽巡撫,陝西巡撫由孫傳庭接任!著孫傳庭加兵部侍郎銜,將京中事務交接妥善,立即趕赴陝西!”
孫傳庭滿心歡喜,五天前就預感到了,果然夢想成真,隨即領旨謝恩。
“侯恂何在?”
“臣在!”
“著原戶部尚書侯恂,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太保,賜尚方寶劍前往遼東,替換丁魁楚,原總督丁魁楚調回京師另用!”
按照原有軌跡,孫傳庭要在一年後主動請纓,現在就滿足他,期許能早日發揮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