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在軍營,皇帝給孫承宗二人提過這一茬。
可他們沒想到聖上現在就要實施。
至於其他大員,完全就像看外星人。
取消苛捐雜稅永不加賦,往大的說確實乃好事。
聖上要求佃租不得高過半成,火耗歸公,意思是有地農民隻交一成田賦,無地佃戶最多隻交一成半。
各級官員怎麼搞鈔票?地主們會答應嗎?
皇上那麼有信心嗎?是不是有點懸?
見諸臣神態不一,崇禎笑道:
“我朝田賦正稅本身極低,然到了地方,各級官吏胡亂加派,諸位應該比朕還清楚!
朝廷一邊收不上稅,百姓一邊卻苦不堪言,肥了貪官汙吏,於朝廷卻有害無益!
此種劣政必須改之,否則流寇永遠滅不完!
故朕明升暗降,取消所有附加,不能再讓百姓受苦!
地主們也不會有多大損失,他們若要鬨,朕手裡可有屠刀!”
除孫承宗、錢龍錫、畢自嚴外,大部分都目瞪口呆。
稅收方麵他們都知道,隻是很少去研究,有點難以消化。
不過聖上說的,似乎很有道理,他們也並非傻子。
參考消息:
明代正稅極低,明初田賦約0.035石畝合21世紀5.3斤)。
各個地區稅率有少許差彆,但一直到明末變化都不大。
至崇禎中期,朝廷層麵加上“三餉”及各種攤派,每畝也隻交不到10斤稅賦。
可到了地方,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明麵上便宜,實則無比繁重。
很多地區甚至不收糧米,百姓還得去賣糧換銀,受糧商二次盤剝。
以至於正稅加上附加稅,常常達到產出之六七成,甚至更高。
一旦遇到天災,百姓根本沒法活,不造反都不可能。
地主方麵,田租百抽幾的有,百抽一二十的也存在。
這些詬病,在場的大員們心知肚明。
如今朝廷隻認一個田賦稅率,百姓負擔減輕,地方官也少掉貪汙途徑。
可除非遇到強硬皇帝,否則誰敢去亂動,誰又動得了?
另外商稅方麵,江南、閩粵一帶商業發達,卻同樣收不了什麼稅。
沿海貿易那麼興盛,而福建市泊司每年僅得稅銀萬餘兩。
一句話說穿,隻曉得盯著農民的飯碗,不知道怎樣去多方開源。
商稅、礦稅、關稅同樣很難,隻是相比於田賦,稍微輕鬆點點。
崇禎沒管他們,繼續說:
“戶部機構改革立即展開,田賦新稅製即刻昭告天下!
其餘諸稅也要循序漸進,稅改是場硬仗,諸卿要好生籌劃!”
“遵旨!”
諸臣甚感茲事體大,皇帝一係列稅改全都困難重重,但可以搏一搏。
清了清嗓子,崇禎接著道:
“關稅方麵朕有個想法,朕欲過些時日與溫體仁談談,讓這老匹夫去閩粵,把開海給朕搞起來!”
眾人聞言再次大驚,皇帝仍舊寵幸老溫?
莫非朝堂風向又要變?不禁忐忑不安起來。
“卿等安心,溫體仁是何品行,朕了然於心,不可能再讓他禍害大明。
此人數年來對大明寸功未立,千夫所指之事,他去做做又何嘗不可,卿等以為呢?”
見皇帝露出一絲壞笑,有些人瞬間秒懂。
陛下啊陛下,讓奸臣去開海收稅,您老人家真是高。
臣太佩服您了!
孫承宗連忙作揖:
“溫體仁若能不負眾望,也算積點陰德,臣以為可行!”
“臣附議!”
“臣附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