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浩輕咳一聲,又道:
“第一師及京營班師後,同樣會進行混編,組建第三軍與第四軍,北征以宣大為後方,步步為營向北蠶食......”
王業浩滔滔不絕,對軍改及北征事務簡單描述一番,十餘位軍中大將無不摩拳擦掌。
緊接著陳新甲彙報了宣府火器廠與製造局合並事宜,按禁軍編製需要不少火器,製造分局將大開戰爭機器。
聊了一兩個時辰,武將拱手離去,留下四個文臣。
崇禎陷入沉思,先前當眾給臣子們打了個預防針,讓文武們明白了下一步主要軍事方向。
其實在皇帝心中,未來所有大明軍隊都要整合,最終走向真正意義的皇權化、國家化。
隻不過目前國庫雖有一定錢糧,但還不足以支撐起太多火器部隊,招兵買馬要錢、各類裝備輜重更是花錢如流水。
為此僅在現有邊軍及禁軍兩個師基礎上改編,變成每個軍轄四個師,外加兩個旅,旅一級編製不再屬於師級管轄,變為由軍部直管,屬於特彆部隊。
旅級在級彆上升格,比師級低一級,旅下麵調整為直轄多個營、連單位。
每個師改轄五個團,加上部分師屬營連,一師約6000餘人,每個旅變成近4000人的純火器部隊,這樣3萬餘人為一個軍,兩軍總數接近7萬人。
指揮係統上減少一個環節,更加靈活快捷,也用不著招納新兵,還多出幾個較高的職位與編製,那些立了功的將士,也會有相應位置晉升。
而且崇禎打算借著這次東風,將軍銜製予以落地,他幾個月前整頓禁軍時就考慮過,隻是當時還不太成熟。
為了讓大明軍職更快走向規範化,就從這次軍改開始實施,待軍改完成休整也可以結束了,屆時差不多到8月中下旬,時間上京師那邊也該處於風口浪尖。
收起思緒,崇禎抿了口茶,見四個臣子都垂著雙眸等他訓話,繼而開口道:
“王愛卿!”
“臣在!”
“軍改就按既定方略作以細化,中秋節左右務必完成!”
“臣遵旨!”
“四位愛卿。”
“臣在。”
“此次戰役王愛卿乃首功,錢愛卿、陳愛卿、傅愛卿出力不少,王愛卿賞銀5000兩,其餘三位每人3000兩!
撤銷王愛卿兵部侍郎,改加太子太保,按擬定軍銜製封上將,升都督同知,統領北方野戰軍!
興和路雖還未收入囊中,不過朕相信卿等定不會讓朕失望,陳愛卿就任首任宣蒙總督,加野戰軍都督僉事!
未來宣蒙處於前線,戰時王愛卿有節製陳愛卿之權,待戰事結束,軍便是軍,政便是政,二者各司其職!”
“多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四個臣子跪地高呼。
“卿等免禮。”
“謝陛下!”
崇禎笑了笑,讓大家都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