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崇禎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一個後來載入《明實錄》,還被無數正史、野史文檔引用的特殊日子。
昨日傍晚,孫承宗內閣帶著文武百官、朝廷勳戚、二十四監掌印,於北郊十裡紮營等待。
那些羈押在信王府許久的王爺們,也終於見了次天日,要求換上盛裝,在東廠監督下與百官同行。
天剛蒙蒙亮,一眾人拔營收拾妥當,於官道上成排站立,恭敬地等著王師。
京師及周遭百姓早早走出家門,從北郊十裡至京師德勝門沿線,呈現一片人聲鼎沸。
沿途錦衣衛、東廠番子嚴密把守,城內巡城司、兵馬司、順天府巡邏隊明顯多於往日,在各主要大街來回維持秩序。
為迎接天子回朝,禮部忙活了好幾天。
若非天子嚴令從簡,非得按禮製前出三十裡,再經曆若乾繁雜且無用的流程,那樣恐怕又會累倒無數個柔弱文人。
約莫辰時兩刻,李安邦率數十錦衣衛騎卒飛奔而至。
“啟稟孫閣老,諸位大人,陛下禦駕已距此不足五裡!”
“有勞小將軍!”
“閣老客氣!”
李安邦一隊稟報後勒馬離去,孫承宗與各位迎駕人士,激動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視線範圍內揚起煙塵,隨著煙塵越來越近,人馬身影漸漸清晰。
前方數百錦衣衛開道,離迎駕隊伍十餘丈外停步,然後一分為二,悉數站在官道兩側。
天子禦駕出現了,崇禎一身龍袍,腰係天子劍,華蓋龍旗前呼後擁。
那高高的戰車,給人一種莫名壓迫感,令人景仰且胸間窒息。
這就是天子威儀,一個從戰場上下來的君王,凱旋歸來展現出的王者霸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承宗領頭,文武百官山呼萬歲,
緊接著,周邊百姓紛紛跪地,聲音洪亮,一度響徹雲霄。
“陛下口諭,平身!”
“謝陛下!”
王承恩扯著嗓子,崇禎由近而遠掃視,人群黑壓壓一片,京師城牆若隱若現。
離開一個多月,仿佛經曆半個世紀,抬起右手指著京師方向,朗聲高呼:
“諸位愛卿,隨朕入城!”
“臣等遵旨!”
鸞駕動了,百官護在鸞駕左右,緊張的神色逐漸緩和,慢慢變成欣喜與興奮。
宗室王爺們第一次見到了年輕的朱家小輩,朱家遺傳基因不錯,這小子俊朗帥氣。
也就是這小子,讓各位長輩身陷囹圄,來京都這麼久了,理都不理,這下帶著戰功回朝,往後的日子福禍難料。
......
十裡路程,長長隊伍走了一個多時辰,方來到德勝門外。
隊伍止步於北護城河,迎駕群臣加快幾步,趕在崇禎前麵,再回過身朝向禦駕。
在鴻臚寺官員引導下,臣子們整理一番衣冠,再次跪地高呼:
“恭迎陛下班師回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除禮部尚書劉宗周外,眾人都未起身,劉宗周手捧錦緞,邁開八字步,於禦駕麵前攤開錦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