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個時辰。
小船直抵虎丘山下。
此山目測也就數十米高,卻幾乎飽覽姑蘇城全景,成為文人墨客向往之地。
河岸邊停著數十艘船,有的還掛有自家旗幟,說明富人為數不少。
將武器全部放於船上,留下兩名錦衣衛看管,一行隨著人流,來到千人石。
據說,這兒便是張溥那雜碎,經常發表演講的地方。
千人石平整寬敞,恐怕不低於約莫2000平方米,顧名思義,便是可容納千人,隻有少數石坡,形成了天然的演講台。
周邊身著儒杉、道袍非道士)、氅衣者密密麻麻,有的還穿著襴衫生員服)。
此類裝束,都代表著他們有彆於平民百姓,屬於所謂的“社會精英”。
不多時,石坡上擺上幾張小桌凳,十餘名儒生分坐兩側,一副涇渭分明針鋒相對。
場內學子開始站隊,有的還指著對方罵罵咧咧,貌似都靠向自己認可的一方。
也有部分無動於衷,乾脆就地坐了下來。
崇禎看了看,沒有作出選擇,十餘人找了處空隙席地而坐。
“諸位,請稍安勿躁!”
一襴衫青年站在石坡上,向人群壓了壓手,場中漸漸陷入安靜。
“諸位兄台,今日江南各州府學子參會,黃某榮幸之至!”
說完,朝場下作揖鞠躬。
“諸位,黃太衝與我等觀點相左,今日誓要一辯高下!”
另一儒生看樣子很著急,跟著站到前麵,還惡狠狠瞪向對方。
“陳兄,請!”
“請!”
兩人眼中充滿敵意與不屑,不過麵子上仍舊文質彬彬。
“這些人姓甚名誰?”
崇禎側頭,小聲問道。
李若鏈拍了拍身後一名錦衣衛,錦衣衛忙挪動屁股,蹲在天子身邊耳語一番,還不時指著上麵。
崇禎點頭,淺笑不語,今天有戲可看了。
曆史上江南有名的抗清與投降者、高尚與迂腐者,都基本聚齊,看你們如何班門弄斧。
“諸位,前些日華夏日報之《科舉論》一文,可謂打斷我等讀書人脊梁,讀書人求得功名助君王指點江山,豈是螻蟻可比,自當高人一等!”
陳名夏率先發言,繼而又道:
“文章批判程朱先賢,竟還提倡女子讀書,簡直可笑之極!定是朝堂心懷不軌者蠱惑當今!
此等腐朽之文,怎可堂而皇之?陳某痛心疾首!”
崇禎聞言,露出鄙夷之色,奶奶的,老子還腐朽啊?你特麼一派胡言!
“陳名夏,枉你飽讀詩書,常以心憂國事自居,你難道看不出,此乃當今默認之結果嗎?說不定早都想如此做作!
當今天子外逐韃奴,內滅流寇反賊,於山東更是刨掉曆代賣國之人墳墓,本月殺掉那麼多鹽官,前日張縛一乾人頭落地!
當今嚴懲賣國商人,誅殺貪官汙吏,永不加賦推行新稅製,就連自家宗室,都要海外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