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臘月二十五。
崇禎準備離開台灣。
於鄭家商行召集所有重臣及軍中百戶以上軍官,算是臨行前一次簡單會晤。
關於駐台軍隊方案,範景文早都按旨意擬成,照著念就行了。
升錢肅樂為少將,升甘輝為準將,一正一副統領所部水師、鄭家軍一部以及三千福建兵。
額外再從張名振本部再劃出數十艘船和千餘兒郎,駐台兵力達到八千人,兩百餘艘各式戰船。
旨意要求年後正月內完成整編,稱其為駐台特混艦隊。
方正化留下來,代表禦馬監監督本次整編,重新編製兵冊,所有規製均以禁軍為藍本。
安排完這檔子事,崇禎望了望一眾臣子,將目光定格在了鄭鴻逵身上。
“鄭舉人!”
“臣在!”
“朕前日說過你可以做官,也可以進京參加十年春闈。
朕今日去福建後,將與諸卿好生思量,最終敲定台灣開州設縣一事,愛卿經常往返台灣,朕想知道你對此地了解多少?”
話遞到了嘴邊,天子連鄭家大哥都沒問,偏偏問他,想必有點什麼名堂。
鄭鴻逵不假思索,趕忙答道:
“陛下,台地移民加上土著不過十餘萬,地大物博一年三熟,港口條件優良!
臣與鄭家兄弟到過此地數次,陛下若在台灣設立布政司,需大量移民充斥開荒,教化土著學習漢家文化,不再刀耕火種。
西夷人已被我大明降伏,台灣作為貿易中轉之地得天獨厚,荒蠻之島必定迎來曙光!”
“嗯,愛卿所言極是!”
點了點頭,崇禎接著道:
“台地遼闊數百裡,設十餘縣不在話下,安平首當其中,之後乃淡水、雞籠等地,不知愛卿願意今後主政一地嗎?”
“陛下......”
鄭鴻逵心中大驚,皇帝這是要封他的官啊,自己飽讀詩書善於接受新鮮事物,當官為民早已成為心中所想。
就算去參加十年春闈又怎樣,到頭來還不是想步入官場。
“陛下,恕臣唐突,臣唯陛下旨意是從!”
“哈哈哈,如此甚好!”
“鄭鴻逵聽旨!”
“臣接旨!”
鄭鴻逵恭敬地跪在地上,心頭如小兔子亂跳,一旁的鄭芝龍等人也喜形於色。
“朕即日起改安平港為台南縣,設台灣為特彆府歸朝廷直管,等同於鬆江、天津等地,與承宣布政司平級!
鄭鴻逵知書達理胸懷壯誌,特封台南首任四品知縣,為台地百姓教化造福!”
“臣多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鄭鴻逵小心臟都要跳出來了,鄭芝龍也由衷感到興奮。
天子出手就給老四一個四品官,這知縣可是相當於知府一般的存在啊。
鄭家終於出文官了!
“平身!”
“謝陛下!”
“正旦即將來臨,愛卿先隨朕回福建,好生商討台灣未來具體事務。
台地暫由錢、甘二位將軍代管,一切照舊,開年後愛卿再走馬上任!”
“臣遵旨!”
接著,崇禎勉勵駐台武將們一番。
交代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側重點,也描述著台地美好未來。
言語中天子或多或少透露出一些方略,從中可以感受到打造台灣的決心無比強烈。
還想以台灣為跳板,讓大明兒郎和百姓走出去,將華夏文明廣撒四方!
崇禎原本是想過完年後再宣布設特彆府一事,考慮到下步要全盤整編鄭家軍,事務很是雜亂。
那就把準備好的糖果先再塞一顆給鄭家,讓他們心頭更為踏實。
而且鄭鴻逵這個人可以重用,曆史上此人擁護唐王,說服鄭芝龍擁立朱聿鍵為帝,一定程度上遏製住南方一盤散沙。
要是鄭芝龍把眼光看得更遠,多一些家國情懷,憑福建、廣東、江西及浙江大部分區域,南明像南宋那般偏安一隅不無可能。
可惜鄭芝龍商人利益熏心,加上朝堂黨爭不斷,隆武被逼無奈親征被俘,鄭某人隨後心甘情願跪迎蟎清。
鄭鴻逵、鄭成功兩叔侄苦勸無果,最終鄭芝龍一投降就被囚禁,鄭家基業煙消雲散。
兩叔侄靠著落敗家業重振旗鼓,一度還打到南京,但凡鄭芝龍不那麼自私,根本不可能敗得那般快。
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活生生將大好河山白白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