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拱手,隨即答道。
“先生一語中的!”
崇禎露出笑容。
他不計較什麼揣摩聖意,就希望臣子能快速領會意圖,而不是猜來猜去。
那種君王心思深似海,還要把揣摩聖意說成啥大罪之類,不是他崇尚的風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明此類產物即便放在國內,某些類型都屬於奢侈之品,朕以為凡出口之物,其價格最少要高出國內幾成至一倍。
部分稀缺之物高出數倍也無妨,大明貨物全天下鳳毛麟角,價高北鬥,夷人愛買不買!”
“陛下,倘若如此這般,那蠻夷會不會出現降低采購?”
戶部侍郎範複粹起身作揖,表達出絲絲憂慮。
“哈哈哈......”
崇禎笑出了聲。
“想必在場諸卿與範侍郎一樣,或多或少存在此種想法,朕可以告訴卿等大可不必!
蠻夷不遠數萬裡來到大明,豈會空載而歸,方才就已說獨此一家,我大明高枕無憂矣!”
“多謝陛下解惑!”
不少臣子都如茅塞頓開,天子的想法很貼近實際。
夷人跑這麼遠確實做不到空船而回,大明貨物他們造不出來,也沒有生產的基礎。
“不過朕在此言明,此等優勢如若朝廷不加以乾涉,幾十年或是百年後我大明將優勢不再。
故朕從福建北上之前便已告知範景文,一旦佛郎機和紅毛夷來人,可與範卿達成初步協議,然最終必須由朕欽定!”
“陛下,不知陛下所指若乾年後再無優勢,乃所指何物?”
畢自嚴拱手,顯然沒有弄清楚。
這麼久沒與重臣們坐在一起,機會難得,崇禎想到了科普。
“唐宋時期大食人將絲綢工藝帶回,後來慢慢擴散到歐羅巴,然其品質遠遠低於我華夏織造。
大食人學藝不精僅乃其一,其二還有我華夏先輩不斷創新,以致西方仍需從大明大量進口。
朕說到管控,除了限定品種與數量,還需嚴管工藝泄露!
從事此類事務之工匠,朝廷可授予出類拔萃者相應榮譽,每年給予錢物補貼,並昭告天下凡百業技藝均不得外傳海外!”
抿了口茶,崇禎繼續道:
“大明之書籍,四書五經可外傳,然涉及百業工藝之書,除非朝廷特批,一律不得外流!
朕有個初步構想,西夷人來華後,朕會與之簽署專利協議!
也就是說往後若外藩仿製我大明貨物,需向大明繳納專利稅!
否則一旦查實,我大明將予以處罰,若夷人不遵循,我大明兒郎可不是吃素之輩!”
“敢問陛下,何為專利?”
科學院院正王徵發言。
崇禎壓了壓雙手,示意他坐下。
專利這東西實際來自於西夷人,十五世紀威尼斯就有了第一部專利法。
華夏人崇尚普渡眾生與人分享事物,尚無這方麵意識,這並非落後的表現,而是意識形態上更為大公無私。
在這大航海時代,再這樣下去就不行了,大明包攬世間萬物,蠻夷卻虎視眈眈眼饞華夏精髓。
清了清嗓子,崇禎答道:
“王卿此問甚妙,所謂專利,便是授予發明者或權利持有人一項獨占性權利!
旨在保護技術創新或創意成果,未經許可不得仿製以及商用,違反者將受到對等處罰。
好比畢侍郎發明自生火銃,此技藝便為他本人所持有,畢侍郎屬於朝廷命官,於所在官職上締造出此物,可視為朝廷之專利。
然個人名譽不可或缺,朕給了畢愛卿封賞,相當於購買專利並表其發明之功!”
“陛下,臣慚愧!”
天子以他畢某人舉例,畢懋康自然得謙虛一番。
“愛卿請坐。”
“謝陛下!”
“方才情形隻為其中之一,反之若畢侍郎僅為普通百姓,則可向朝廷申請專利,亦可由朝廷主動與其商議。
經朝廷評估得出此物確有獨到之處,即可授予專利文書,朝廷再出資購買此項技藝,如此專利便不再為他個人所有!
我朝應設立專利司,製定出專利法律,搜集各項民間技藝,如此我朝工匠勢必更加探索求進,大明方可長期傲視群雄!”
王徵懂了,畢懋康、宋應星這類工科男全都耳目一新,高官們頻頻點頭。
天子說得如此清楚,包括王承恩這太監都聽明白了。
“陛下英明!”
臣子們紛紛拱手表示讚許。
天子總會讓人如醍醐灌頂,說的一些東西新穎且務實,一點都不玩虛的。
如今取消了戶籍限製,從事百業的人將更多更廣。
吃穿住行哪一項離得開工匠,朝廷製定出相關法規,還要給錢給糧獎勵,出資購買技術,工匠誰不願積極應對啊。
見臣子們在消化他的新思路,崇禎隻管喝他的茶。
先前從茶葉提到出口貿易,又說及工匠與專利,都隻是順口而已,還沒進入主題呢。
當下還有很多事要做,國內的國外的應有儘有。
崇禎重新回到京師,民生、政事、戰事樣樣都需要梳理。
今日這小範圍召對,涉及內容繁多,恐怕要討論一整天了。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