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驛站的事說完,已過午時。
大家肚皮早都餓了,卻興致極高。
小太監端來三張桌子,崇禎賜食二十餘臣子。
飯後聊了聊財政預算計劃,議了議吏員考核、官吏加薪等相關事項。
扯了個把時辰,解決了在朝會上沒有論完的話題。
接著王徵、畢懋康、宋應星、吳又可四人,分彆彙報科學院相關事務。
科學院及製造局進展迅速,小玩意研製了不少,武器產量長期處於上升階段。
水泥和蒸汽機均取得突破,就等待天子檢驗。
崇禎大手一揮,下令王徵做好準備。
三日後他將召集百官,在午門外看看大明人締造的蒸汽機,究竟能不能抽起筒子河河水。
直到天色臨近黃昏,政事暫就這樣了。
在京有的是時間,不著急一時半刻。
命其他人都回去,內閣、軍機處、兵部、錦衣衛的人留下。
臣子們清楚天子要談兵事了,無關之人也彆指望能夠參加,都紛紛行禮而去。
非兵事官員離場,掃視一周大明棟梁,崇禎將目光定格在了李若鏈身上。
轉過頭指了指旁邊的箱子,王承恩會意,上前兩步俯下身取出兩份聖旨。
這是歸途當中傳召讓內閣準備好的聖旨,今早披紅了一道,另一道暫未披紅。
王承恩一臉笑眯眯,攤開其中一道。
“李指揮使,張僉事,二位接旨吧!”
李若鏈一愣,隨即起身跪地,張同敞啥事不清楚,忙跟著跪下接旨。
李若鏈在福建就感知錦衣衛會有重大調整,南方五省軍區主官都是少將,相當於正三品參將。
而他一個正三品指揮使,暫時與下麵的人平級,都還沒動官階呢,封官拜將或許就在今日。
“臣李若鏈,臣張同敞恭迎聖安!”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錦衣衛乃太祖首創,為大明立下不朽奇功!
為順應大明軍製,即日起升格錦衣衛為從一品兵事衙門,主官都督同知銜,封上將,歸屬軍機處與君王雙重領導!
授予錦衣衛組建各省省軍區,規製同南方五省,準許兵員擴充至五萬人!
錦衣衛所有機構名稱不變,按禁軍軍製擴軍整軍,原指揮使司相應官銜一律參照地方都督府,就地升級!
欽此!”
“臣等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若鏈早有預判,不過仍舊難掩亢奮之色。
張同敞就不一樣了,心頭如萬馬奔騰。
按禁軍規製,他這正四品僉事變成了從二品,除了興奮外還感到了光宗耀祖。
錦衣衛原本屬於衛所編製,但有彆於常規衛所,權力大且一直圍繞在曆代天子身邊。
如今大明衛所全都沒了,就剩它一個,升格成與都督府一致的衙門,錦衣衛前途無量!
接過聖旨,接受著在場重臣祝賀,天子也投下了期許目光。
兩個人都清楚,享受殊榮的同時,肩上擔子也越來越重了。
錦衣衛的事告一段落,崇禎又品起了茶水。
抿了幾口後,帶著一絲笑意望向盧象升:
“盧閻王......”
“陛下......臣......”
盧象升趕緊起身,向天子虔誠地拱手。
昨天去城外迎駕天子就提過一嘴,現在直呼他“雅號”,既尷尬又倍感受寵若驚。
“哈哈哈......”
崇禎大笑,全然沒顧什麼帝王威儀,幾個臣子也笑而不語。
眼前這些都是大明棟梁,一天到晚太壓抑也不行,得讓他們偶爾放鬆些許。
“流賊給你起此雅號,朕覺得甚妙啊!”
“陛下,臣慚愧!”
好些年沒直麵天子了,昨日僅僅寒暄一兩句,此刻盧象升仿佛找到了家的感覺。
“去歲朕就封你為軍機大臣,兵部尚書銜加三孤少保!
愛卿先後擒得賊首劉國能、李自成、張獻忠,為大明穩住局勢轉而大殺四方,論功你盧建鬥居功至偉!”
“陛下,臣不敢!”
放眼整個大明,除開天子乾了兩場大仗外,沒有任何文武能與他盧某人比擬。
常言道功高震主,盧象升很欽佩天子,卻也從話語中嗅到一絲危機,連忙俯首跪地。
“你這是作甚?愛卿快快起來!”
或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天子想表達另一層意思,明顯盧象升誤讀了。
崇禎不是傻子,自然察覺到他的想法,隨即離開禦座將他給輕輕攙扶。
“莫非朕嚇著建鬥了?哈哈哈......”
沒有放開他的雙拳,崇禎接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