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的一聲,一股水從搭在廣場邊緣的鐵管中冒出。
出水口對著河麵,又重新流入筒子河。
這年代水太珍貴了,科研也不願意過多浪費。
“啊......”
“出水了......太神奇了......”
“哈哈哈,真稀奇......”
“......”
人群中發出驚呼,有人將眼睛睜得老大。
後麵的禁不住踮腳,先前持懷疑態度的人一臉不可思議。
蒸汽機聲響早都蓋過嘈雜聲,全場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出水之時,就連崇禎也重重吐出一口濁氣。
這麼原始且顯得粗糙的東西他都是第一次見,21世紀華夏已經看不到蒸汽機了。
隻有四川、內蒙少數地域,尚有少量旅遊區蒸汽小火車,都隻在電視屏幕上見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放在這一時空,蒸汽帶動抽水便是妥妥高科技產物。
這便是科學,便是崇禎提出的其中一項新學。
有了這個東西後,相信人們會漸漸走出固化思維,進一步去擁抱學以致用。
今日之舉就是新學轉化成生產力最直觀的體現,所謂工業革命,將不再那麼天方夜譚!
工匠們沒有再添加炭火,過程中時刻檢查著各個部件。
隨著爐膛裡煤炭燃儘,持續兩刻多鐘的午門抽水落下帷幕,王徵等人如釋重負。
在場幾百文武包括崇禎,心中都久久無法平靜。
如此出水量用於煤礦抽水毫無問題,開采數丈便要新開礦井的無奈,將退出曆史舞台。
西山采煤量必會成倍增長,煤價也將變得更為低廉。
而且隨著蒸汽機推廣,農業灌溉將新上一個台階。
在場稍有見識的臣子,首先就能想到此物帶來的好處。
而京師周邊柴火消耗會進一步減小,對生態修複善莫大焉,蒸汽火車、蒸汽船、各種蒸汽機床......
一件件新器物都會陸續登上舞台,這是天子以及科學院主官們腦裡呈現的內容。
想想都覺得美,此刻崇禎萬分欣喜,胸中如波浪翻滾。
“科學院諸公何在?”
“臣在!”
渾厚的嗓音將各臣子思緒拉回,文武們自覺重新列隊,準備聆聽最高指示。
王徵、宋應星、畢懋康、焦旭、丘時宣等人,連同數十工匠雜役站在了皇帝麵前。
“科學院能研製出此物,上上下下功不可沒,深慰朕懷!”
“臣多謝陛下!”
眾人拱手高呼,成績得到認可,就是他們最大的殊榮。
崇禎滿臉堆笑,繼續道:
“王愛卿!”
“臣在!”
“五日之內將科學院自成立以來,有重大功績之人統計出來呈遞禦前。
不論何種官職,不論工匠還是雜役一視同仁,朕會傳旨欽天監,擇日親自封賞!”
“臣遵旨!”
啥?不少官員驚訝了。
封賞官員倒都沒啥,連螻蟻都要欽封?封侯拜相都不一定選定吉日啊,太特麼新鮮了。
皇帝去年打破百業,再來上這麼一出,那群賤籍撞上大運,地位將無形中大大提高。
“田大成何在?”
“內臣在!”
華夏日報管事田大成向前幾步,朝天子恭敬地作揖。
此人原是坤寧宮管事太監,報社事務都由他具體負責。
“將今日之事刊登上華夏日報頭版,對科學院諸卿及工匠進行專訪!
朕要讓天下人知道,大明有個科學院,還有一群為大明默默付出之棟梁!”
“臣遵旨!”
聞言,百官們不禁又開始眼神交流。
隨著華夏日報發行量劇增,報紙傳到全國各地,很多臣子想貼龍屁股,一度投稿成風。
結果石沉大海者比比皆是,隻有觀點獨到且新穎的撰文方得以刊登。
要麼就是犯了事,大名被天下人所知曉。
而工匠都會被專訪,這跟青史留名相差無幾啊!
大明啊大明,變化太快了。
若再不加把勁,就越來越跟不上你的腳步了。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