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點了點頭,沒有出聲。
山西、西北地區藩王距水路太遠,花費時日相對更長。
很多都還等著船隻建造呢,能如期完成計劃就好。
宗藩集中在今年出去,長江流域、沿海各大小船廠可謂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大明造船業從來沒如此繁榮過。
藩王們要船,皇家集團也在不停下訂單,經過此事整體造船業將更上一個台階。
多虧天津等幾個船廠隻為朝廷服務,不然戰艦充盈水師都會受到影響。
現製造局於萊州、鬆江、杭州、福建、廣東、台灣等地先後整合數家新船廠。
民間造船業夠多夠發達,稍稍整合一下就能締造出產能,可以接住這波流量。
還是以前朝廷不夠重視啊,船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麼多,讓崇禎都感到意外。
“第三軍呢?”
“周將軍正抓緊籌備,待周王登船時即可運出第一批兵卒,預計就在近兩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甚好,那朱大典也該有所行動了。”
“正是!”
站起身走到後方,崇禎望著輿圖四下端詳。
去年靳念祖受範文程之命於大明安了不少釘子,有自己人也有建奴的。
第三軍及朱大典部與藩王同路,可做到掩人耳目,他還不想移師皮島被過早泄露。
隻待端午後一北一東兩處開花,屆時建奴必定“驚喜”連連,那樣方可達到奇效。
小小朝鮮失控許久,遣明史都快十年不見蹤影了。
天啟末年阿敏攻入朝鮮,之後便成了錢糧基地,充斥著建奴羽翼,絕不可再持續下去。
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棒子國是大明的,還是讓大明管起來比較好。
“稟皇爺,內閣四臣、中原侯、王侍郎求見!”
“傳!”
“遵旨!”
幾人來得剛剛好,崇禎給也正想找他們。
一通君臣禮儀,孫承宗遞上了經國務秘書處、內閣初審的厚厚一本《大明憲法》。
“陛下,此乃憲法最新修訂本,部分條款已再次刪改,請陛下過目。”
“甚好!”
瞄了一眼放在禦案上,接下來數日又得咬文嚼字了。
國事兵事樣樣具體,皇帝也不是那麼好當。
見盧象升手中還有一疊文書,問道:
“中原侯。”
“臣在!”
“是作戰計劃嗎?”
“正是!”
“呈上來!”
“是!”
王承恩一把接過,崇禎認真翻閱起來。
計劃很詳儘,較之前作出了全麵調整,由四路圍攻一步到位變成了分兩步實施。
從當中一些細節可看出,盧象升包括整個軍機處沒少勞心。
一刻多鐘後,崇禎開口:
“王承恩!”
“奴婢在!”
“讓報社刊登奴酋稱帝一事,同步頒布討伐檄文,並予以一字不漏登報!”
“奴婢遵旨!”
黃台吉登基新聞稿和檄文早都寫好了,為保障靳念祖等軍情處將士周全,故意隱忍不發。
要讓建奴覺得,明國情報收集工作並不怎麼樣,因此延後數日才公布。
而且周遇吉、朱大典出兵在即,此時最為恰當。
“孫先生!”
“臣在!”
“中原侯全權指揮此役,軍機處下文通報王業浩、侯恂、周遇吉、朱大典、黃蜚諸部!”
“臣遵旨!”
“中原侯!”
“臣在!”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遼東就看你了,朕不會過多乾涉,皆由愛卿自行定奪!”
“臣定不辱使命!”
盧象升語氣鏗鏘有力,向天子莊重敬軍禮。
崇禎還以微笑,臉上全是信任與勉勵。
這一回水師加上陸師兵力超過二十萬,牽涉到各路人馬,若算上過些日子才能到的鄭芝龍一部,人數將更多。
崇禎不是打仗天才,大兵團作戰太過勉強,已經不需要如宣府、天津那種親征立威。
專業事還得專業人去乾,盧象升忠君愛國,能力毋庸置疑,他把握一下宏觀就可以了。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