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
“是!”
崇禎當初提出讓黃蜚去封鎖近海,就是給關寧各城注入一絲有生力量。
水師有水兵也有陸戰隊,戰力不容小覷,這寧錦防線啊,真是操碎了心。
“諸位愛卿都在,命令就在此處寫吧。”
“臣遵旨!”
小太監端來桌凳,擺上文房四寶。
盧象升為本戰總指揮,自然承擔起草軍令任務。
這是崇禎提倡的效率,說得上現場辦公,他喜歡雷厲風行。
臣子們靜靜看著盧象升寫畫,天子閉目養神。
嚴格地說,他對遼東各路人馬戰力不太放心。
黃得功和尤世威打得風風火火,近在咫尺的遼西諸城可千萬彆掉鏈子。
六七萬人龜縮於山海關至錦州幾座城池,錦州更是成為孤城多年,僅能做到自保。
整個遼西走廊三百餘裡,大明實控山海關至寧遠城200裡範圍,更北麵的鬆山、杏山堡在大淩河之戰後就已失陷。
寧遠至錦州陸路中斷,孤城錦州隻能從海路向其補給,態勢岌岌可危。
關寧精銳去年都被他抽去剿賊了,他也沒想到大明最厲害的關寧軍,竟然空額那麼大。
號稱六萬鐵騎結果隻有不到四萬,抽了三萬二,就剩幾千可以野戰的兵了。
這些兵分散於遼西各個城池之中,騎兵守城實際毫無作用,本就該出去活動筋骨。
按此役規劃,初期於建奴西邊發起戰役,鴨綠江再燃戰火,穩固後可進入第二階段。
而第二階段其中一個目標,便是要收複大淩河流域至原大寧都司今承德)、遼西走廊之間形成的三角地帶。
使遼西、朵顏故地、張家口堡連城一片,整個京畿地區長城外數百裡重歸大明之手。
那時候遼西危機才算解除,不再如同細線一般的防禦走廊。
而建奴才算真正被孤立於遼東,要滅其國祚,就看崇禎的實力與心情了。
“陛下,軍令已書寫完畢,請陛下過目。”
兩刻鐘後,盧象升吹乾墨跡,向崇禎拱手。
“孫李二位先生過目便可,朕就不看了。”
崇禎淺笑,他掌控全局就行了。
細節上的事過問得太多並非好事,對三位軍機絕對放心。
待蓋上大印流程走完,崇禎環視一周。
“今日就到此,諸位愛卿都回去吧!”
“臣等告退。”
臣子們行禮離去,崇禎起身踱起了步子。
思慮一陣,突然停下腳步。
“去把方正化叫來!”
“奴婢遵旨!”
望了望王承恩背影,崇禎重新坐下,攤開鎮紙疾書起來。
建奴是他目前兵事方麵最大心病,拋開陝西,所有重大部署都在圍繞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