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了一小口茶,崇禎再度開口:
“劉尚書!”
“臣在!”
“接下來劉愛卿給諸位介紹一番京津遼官道吧!”
“臣遵旨!”
劉遵憲清了清嗓子,說道:
“按陛下旨意,經工部規劃報內閣審批,重修三條京師至天津及山海關水泥官道!
一條由京師直達天津,一條途經開平中屯衛直至山海關,另一條則由開平中屯衛直通天津。
如此京師到遼東與天津出海口將更為便捷,永平府、薊州各地貨物出海亦四通八達!”
眾人連連點頭,沒有參與此事者前些時日就聽到一點風聲,並不感到有何驚訝,大明有那個能力去乾這事兒。
現如今京師到天津、山海關官道算大明最高等級,不過很多地方已年久失修,騎馬都不夠暢快,更彆說通行馬車了。
緩了緩,劉遵憲接著道:
“按規劃此三條路路寬七丈,可並行超過十輛馬車,為在原有官道基礎上拓寬加固,路麵加鋪水泥混凝土!
此次改建與通行兩不誤,各地於七月下旬同時展開,十月底前完膳三成基層修繕,明年秋冬之際全麵通車!
此事由工部牽頭,皇家集團承建,順天府、天津特彆府、永平府、遼東都司強強聯手。
預計耗費民工四萬人,銀錢二百三十萬兩!”
說完,劉遵憲向天子作揖,意思是這檔子事彙報完了,還要不要往下再吹吹風。
崇禎給了他一個認可的眼神,稍作遲疑後,劉遵憲接著道:
“按陛下旨意,未來山海關至錦州、錦州至金州整個瀕海區域官道均需改造。
繼而全國各省驛道分三六九等,通通改作水泥路麵!
此事工部將抓緊籌劃,於明年召開第一屆明鏡會議時,由百官與民間代表細細審議!”
劉遵憲在說,崇禎在掃視臣子反應。
各臣子神態各異,看來不少人肯定想到了勞民傷財。
曆史上秦始皇大興土木,隋煬帝開鑿京杭運河,一定程度上都導致了王朝覆滅。
皇帝取得的成績翻天覆地,但還不足以錢多到沒地方花。
這就開始飄了?那還了得!
“陛下,恕臣鬥膽,如此大明必會耗光國庫捉襟見肘,不可不正視曆朝前車之鑒啊。”
黃道周起身進言,如今的他說話要委婉多了,思想上也有了很大改變。
但對於這種傷筋動骨之大事,憑他的性格不得不站出來。
“陛下,臣亦有擔憂,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
“......”
二十多個重臣中近一半人站了起來,臉上全是憂鬱。
崇禎也沒有生氣,而是將目光投向孫承宗。
老孫捕捉到天子眼神,隨即從座位上站起,高聲道:
“諸位勿憂,陛下做事向來明白分寸,此事還是由老夫來解惑吧!”
孫承宗這句話不鹹不淡,說對也不對。
皇帝知道分寸是一年多來才有的,過去可完全沒個輕重,也難怪部分臣子反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