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聽得連連點頭。
大明銀行嚴格地說全靠既有本金、戶部、皇家集團和天子內帑存儲支撐。
皇家集團、工部在沒啥必要貸款的狀況下仍貸款三四千萬,就是為在一定程度確保收支,並讓資金流動起來。
現存款利息很高,小額貸款都是低息甚至免息,銀行實際在做虧本買賣。
不過這些都無關緊要,有整個國家背書,資金流動過程中會產生稅收,隨著大明金融進程,銀行必將成為最賺錢的衙門。
“愛卿再說說新寶鈔吧。”
“是!”
陳子龍微微作揖,接著口若懸河:
“原定五月底前全麵發行紙幣,然由於各項原因作出推遲,經報陛下禦批,定於七月初一全麵發行紙幣!
今年將陸續發行4000萬,明年之內達到8000萬兩,增發幾何以財稅及市場所需為準!
銀行已通過登報、張貼告示等諸多方式予以宣傳,給予兩年緩衝期,待十一年七月初一以後,所有銅錢及金銀不再流通!
在此期間原則上一兩紋銀兌換1000文銅錢,一兩黃金兌換十兩紋銀!
紙幣分為兩、錢、文,麵值一兩之紙幣即等同於一兩紋銀,以此類推!”
陳子龍滔滔不絕,大員們也沒啥過激反應,預防針早都打過多次了。
按他所述的兌換比,當下銅錢在1200文左右方可兌換一兩白銀,較往年大幅回升,金銀兌換比在1:12至15之間。
如今銀行出台此等政策,不外乎有穩定市場的考量。
崇禎七年建奴入關期間,京師要1600文銅錢方可折合一兩銀子,這與盛世古董亂世金銀的觀念密不可分。
將銀銅比及金銀比重新拉回正軌,也算間接保護了使用銅錢的廣大平民切身利益。
而對擁有大量金銀的富人,則存在些許殺富濟貧的意思。
“王大伴!”
“奴婢在!”
“將紙幣樣品呈上來,讓陳總襄理細說!”
“是!”
從箱子裡搗鼓一陣,王承恩掏出一塊小木板模樣的東西,上麵密密麻麻貼滿各式紙幣。
陳子龍指著板子,高聲道:
“現紙幣共分十個等級麵額,分彆為二十兩、十兩、五兩、一兩、五錢、一錢、五十文、十文、五文、一文!
銀行將根據大明未來發展,實時推廣更大之麵額,但最多不會超過一百兩!”
紙幣在眾人麵前展示,許多臣子發出讚歎。
十張紙幣均為彩色,圖案不同可明顯區分,采用阿拉伯數字和漢字同時標注麵額。
做工與印刷堪稱一絕,就連一文錢的都栩栩如生。
崇禎早都看過了,此刻也覺得欣慰無比。
若非去年陳子龍找來一個叫胡可言的人,大明紙幣說不定就僅有黑白二色了,哪會有如今這種色彩斑斕。
“諸位,紙幣之所以推遲一個月發行,乃印刷技術為大明頂端工藝,每張紙幣擁有唯一之編號,故過程繁雜耗時頗多!
經請示陛下裁定,為與大明寶鈔予以區彆,所發紙幣稱之為大明通寶!”
說完,陳子龍向崇禎拱手。
抬手示意他入座,崇禎接過話頭:
“諸位愛卿,大明通寶發行在即,從此我大明將進入一個嶄新時代,諸卿有幸參與其中,必定百世流芳!”
天子給臣子戴高帽子,任誰聽起來都特彆舒服。
“想當年太祖推出大明寶鈔,其初衷極好,然大環境及民眾意識並未與之同步。
發展到世宗皇帝時期,朝廷收稅不再認可寶鈔,進一步導致信譽全失人人避之不及。
自張江陵實行一條鞭法確立白銀地位後,代表寶鈔實際上徹底廢止!
然大明通寶卻與眾不同,它代表著整個大明,代表著對數千年流傳之金屬貨幣予以整合,以嶄新麵貌呈現給世人!”
皇帝在梳理寶鈔曆史隱射大明通寶,這些事前段時日登過報紙,引起朝廷乃至民間廣泛討論。
寶鈔屬於大明心酸史,像孫承宗、畢自嚴等幾朝元老都親身經曆過,那東西不得人心。
“貨幣代表朝廷信譽,唯有朝廷賦予它價值,確保其金融屬性,那麼才會經久不衰!
若無沒有此份賦予,大明通寶與那廢紙無異!
故朕已讓馮愛卿將大明通寶作為合法貨幣寫入憲法,最新審定之銀行法亦將公布天下,大明通寶前途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