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位於內城朝陽門大街的大明樓熱鬨非凡。
大明樓一層大廳可接待食客七十桌,二樓雅間三十餘間,整體接待能力超過一百桌。
酒樓裝潢華麗且彆具一格,有一種典雅與悠閒之美,怎麼看都是個高端消費地兒。
今日宴請的臣子和商賈名流達一千五百多人,設宴近兩百張八仙桌,酒樓根本擺不下,崇禎前日就下旨將桌席擺在大街上。
好吃不瞞天嘛,朝陽門大街石板路才修繕完沒多久,嶄新且寬大整潔,加上天色轉陰,於街上吃飯並不顯得唐突。
“陛下駕到!”
巳時時分,崇禎出現在大明樓,坐上了大門前的主桌主位。
“臣等草民)拜見陛下!”
“諸位免禮!”
“謝陛下!”
官員和商賈名流們早早就到了,都在等著天子。
今日可是皇帝請客,受邀者都得到一張專屬請柬,各自大名就寫在請柬上。
哪怕官職或身份不高,能被天子記住完全莫大殊榮,自然不能姍姍來遲。
其實崇禎哪裡記得了那麼多人,都是司禮監去落實的,他隻是圈定一個邀請範圍。
既然做就得給參與者留下深刻印象,成為低級官員和商賈名流今後吹噓的資本。
一通君臣禮儀,崇禎端坐於門前說起了開場白:
“諸位,我大明東、西兩線戰果輝煌,賊首高迎祥被生擒,流寇可稱得上徹底覆滅!
遼東繼光複大淩河、蓋複二州後再取金州,遼東半島儘歸我手,現漠南大片故地與遼東連成一片,奴酋已惶惶不可終日!
朕在此立下誓言,五年之內必親率兒郎覆滅建奴,重塑我大明朗朗乾坤!”
“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
道賀之聲不絕於耳,天子爆發出的魄力令人敬畏。
想想自開國以來隻有太祖、成祖兵戈鐵馬,宣總和武宗也不差,可惜都英年早逝。
當今天子這一年多的表現可圈可點,對於禦駕親征已經見怪不怪了,臣子們深信他肯定能再創太祖成祖之榮光。
壓了壓手,崇禎話鋒一轉:
“我等在此為前線將士獲勝隆重集會,朕有一個問題問你們,你們當中有誰光顧過大明樓?舉一下手讓朕看看。”
眾人一下子愣住,還沒從剛才的熱血中反應過來。
隔了好一陣,才有臣子舉手答道:
“陛下,臣來過。”
“陛下,臣也來過。”
“陛下,草民也曾領略過酒樓風味。”
“......”
不少人跟著舉手,響應者看起來都非富即貴,不過基本上僅占兩三成。
酒樓開業這麼久了,據禦馬監稟報長期食客爆滿,就是消費有點高,讓普通人望塵莫及。
酒樓最大噱頭便是皇家產業,廚子基本為禦廚,菜品風味獨特,即便一般肉湯,也比其它大酒樓同樣的食材更為鮮美。
“諸位,大明樓有三大特色,其一裝潢風雅,其二禦廚坐鎮,菜式涵蓋天南地北。
至於其三嘛,各式菜肴都突出一個詞,鮮美!你們誰知道那獨特鮮味從何而來?”
崇禎帶著微笑繼續發問,禦音被皇家事務司禮官一一傳唱,在場的人都能聽清。
科學院的人閉口不言,孫承宗等二十餘大員也沒開口。
上次就聽天子說過那獨家配方,內閣和六部大佬還為此擔起了免費“美食宣傳官”,天子明顯想問那些不明所以之人。
“陛下,臣知曉!”
“陛下,臣也知道!”
“......”
很多人舉手,崇禎看到了鐘炌,指了指他,說道:
“鐘愛卿上前作答!”
“臣遵旨!”
走出人群來到近前,鐘炌向崇禎作揖。
“陛下,臣於大明樓消費過兩次,第一次就倍感新奇,禦膳果然非同凡響!
臣上個月又來第二次,頓感比前次更為奇特,有道涼拌雞既辣又鮮,蘑菇湯幽香撲鼻,其它諸菜也甚是鮮美。
臣聽閣老尚書們說酒樓有兩樣秘製調料,其一名曰油潑辣子,其二名曰味精,加上禦廚們手藝精湛,臣每次都儘興而歸!”
“哈哈哈,鐘愛卿一語中的!”
禦廚的手藝的確好,不過由於皇帝素來節儉,很多廚子的拿手菜都好多年沒做過了。
於是天子給了機會,讓他們到大明樓儘情發揮,又有辣子和味精助力,禦廚們個個都感到廚藝更上一層樓了。
緩緩站起身,崇禎麵帶笑意:
“朕在此告訴各位,所謂油潑辣子,其實便是番椒製成!
番椒有祛濕禦寒之功效,夏秋之際與醬醋作涼拌菜肴口感舒爽,春冬兩季用其製作湯鍋,與涮羊肉類似,可讓人酣暢淋漓!
朕已命宋侍郎在官地培育出番椒種苗,不出兩個月便會豐收,明年會向民間大力推廣!
而那味精,則是從麵粉中提取,其工藝較為繁瑣,比在鹽水中提純精鹽更複雜,酒樓菜品鮮香異常,味精乃一大功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此物尚在改進產量有限,科學院暫隻可供應大明樓,待工藝成熟之時可惠及千家萬戶!
其做菜用量與食鹽相當,售價最多比食鹽高兩三倍而已!”
眾人似懂非懂點頭,用量不多價格也不貴,能給菜肴增鮮可真是稀罕物啊。
皇帝一番科普讓臣子興趣更濃,也算給辣椒和味精打了個莫大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