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一個多時辰後,采收結束。
田地間堆了十幾堆如同小山一般的番薯土豆,粒大飽滿看起來就讓人喜歡。
臣子與莊戶漸漸聚向崇禎,人群中驚歎連連,宋應星和鐘炌各捧一本冊子上前作揖:
“稟陛下,五塊土豆地共計三十二畝一分,產出九萬零三百一十斤,畝產突破2800斤!
十五塊番薯地計九十三畝四分,收獲三十五萬二千一百五十六斤,畝產平均3770斤!”
宋應星高聲稟報,語氣中透露著興奮。
“稟陛下,宋侍郎所報數據與同僚所記絲毫不差!”
鐘炌隨即拱手,同樣興奮不已,接著又道:
“陛下,臣上次請求多撥此二物種子予順天府,如今官地豐收在望,請陛下恩準!”
“哈哈哈,你鐘炌很會來事嘛!”
“臣慚愧!”
“宋愛卿!”
“臣在!”
“按今日之產出估算,各處官地可產二物幾何?”
“回陛下,西苑、宛平、大興各官地共種植九十三萬餘畝!
加上上月已收獲之土豆,預計土豆可產8萬萬斤,番薯20萬萬斤以上!
拋開莊戶自留吃食與種子等,可從中分出大致七成!”
“嗯,甚好!”
這個產量不錯,先前宋應星還真是保守預估,崇禎倍感受用。
“方正化!”
“奴婢在!”
“著禦馬監全力配合農業所,統一收攏官地產出,再由農業所作以調配,分往大明各地!
朕有言在先,順天府近水樓台先得月,數量上可適當傾斜,各省府均需出資購買,之後免費發放給平民百姓!”
“陛下,這......”
鐘炌再次拱手,似乎欲言又止,崇禎斜眼望向他,笑道:
“你順天府農稅、商稅等一攬子收獲頗豐,僅向國庫上交六成,你難道沒錢嗎?”
“陛下,順天府有錢,有錢。”
鐘炌很不好意思,連忙打哈哈。
順天府上月就把農稅收齊了,稅改後北方隻剩下夏稅,不像南方產稻米需要等待秋稅。
而農稅這一塊相較總稅收其實占比並不高,煤礦、商鋪、各種作坊產生的稅收才是大頭,順天府收入在全國首屈一指。
“那還說啥呢,地裡產出也是勞力換來,自然不可指望禦馬監免費劃撥,有道是買賣公平童叟無欺,此便乃市場經濟!”
“臣慚愧,謹遵陛下旨意!”
崇禎難掩心中歡喜,問向宋應星:
“宋侍郎!”
“臣在!”
“以你之經驗判斷,土豆紅薯該折價糧米幾何是為最妥?”
略加思索,宋應星拱手:
“陛下,依臣之見,土豆可四至五斤折價一斤糧米,紅薯可在六到七斤之間!”
“嗯,”崇禎微微點頭,又道:
“這樣吧,方正化!”
“奴婢在!”
“禦馬監購買莊戶土豆按市價四斤折算,紅薯按六斤,往各地運輸交由驛站辦理,告訴駙馬,皇家集團隻收運輸成本!”
“奴婢遵旨!”
再度望向宋應星,崇禎一臉欣慰,繼續道:
“宋愛卿啊!”
“臣在!”
“愛卿改善官地水利,帶領莊戶積極進取,常常於田間廢寢忘食,朕該怎麼賞你呢?”
“陛下,為大明福祉乃臣子本份,臣不求封賞,隻願我大明風調雨順百姓豐衣足食!”
天子對科學院向來不差,宋應星也不圖虛名,能為大明做事實現心中理想,已經是莫大榮耀。
“哈哈哈,好一句豐衣足食!”
崇禎笑容不改,掃視臣子和莊戶一圈,開口道: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朕身為天子,讓百姓吃飽穿暖便是畢生之夙願!
試問數千年來,哪朝哪代可讓百姓看到吃飽飯之希望?然我大明做得到!”
不少臣子紛紛點頭,天子絕非信口說大話。
土豆番薯的美味他們領教過了,又親身經曆這麼高的產出,一家種上兩三畝地,隻要不是懶漢最起碼不會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