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南邊的消息,陳從進心中一動,高駢此人,屬於年老昏聵,早晚是自尋死路的下場。
這些雜亂的消息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長安缺糧。
陳從進怎麼也想不清楚,黃巢的腦子究竟是怎麼想的,打下長安後,就知道待在皇宮裡,一點戰略部署都沒有。
沒了糧食,黃巢根本不可能在長安城中待下去,看來,黃巢敗亡之日,已經不遠了。
六月底,陳從進尚在回師的路上,聖人的旨意,從蜀中,千裡迢迢的送到幽州。
旨意內容很長,簡略來說,便是先誇一段陳從進屢平奚胡契丹,隨後又敲打陳從進,讓其不要擅自挑起邊隙雲雲。
然後又說陳從進要聚兵南下為國平賊,忠勇可嘉,但是朝廷平滅巢賊,易如反掌,幽州遠離關中,出兵不易,就不用南下了,而最重要的是,朝廷授予陳從進為武清郡王。
接了聖旨後,陳從進的位置,又漲了一截,看著內侍送來的王服,佩飾,印信,陳從進心中感慨,真是有錢人隨便怎麼折騰,錢都會越變越多。
自己當初想當個都尉都擔心目標是不是定的太高了,現在自己什麼都沒乾,連打黃巢都沒打過,朝廷就巴巴的給自己封個郡王的頭銜,這世道,上哪說理去。
七月初,陳從進回返幽州,剛回幽州,還沒喘口氣,魏博節度使韓簡就給陳從進送來書信。
對此人,陳從進真有些無語了,寫信寫上癮了,隔三差五就來一封信,一天到晚不是勸自己去打義昌,要不就是勸自己出兵幫他一同去打天平。
陳從進都不知道此人的臉皮怎會如此之厚,自己早就拒絕了,他竟如此不知羞,一封又一封的把信送過來,要不是無處告狀,陳從進真想告他騷擾。
展開書信一看,果不其然,還是勸說陳從進出兵的內容,唯一不同的是,韓簡現在又改變了目標,信中意思是河陽節度使諸葛爽,剛剛上任河陽,鎮內混亂,此時出兵,正是大好時機雲雲。
陳從進看著書信,想了想,提筆寫道:“韓帥所謀,實是上策,諸葛爽初至,鎮內未寧,此時進兵,必如摧枯拉朽,魏博甲士之銳,豈容小視?此役若舉,必能一鼓而定,韓帥之英名,必然四海聞名,值此盛舉,陳某聞之,亦心向往之。
然陳謀心中,實有難言之隱,不得不告知韓帥,瀛州新定兵亂,瘡痍未複,民待安輯,且北境契丹,奚胡,近日也隱有異動。
某若輕離,恐生內變,更兼糧儲不足,若無食則難以為戰,此實非某不願,乃有心而無力也。
韓帥切勿憂慮,魏博雄師在手,號令一出,誰敢攖其鋒?河陽蕞爾之地,憑公神武,指日可下,若真事有不協,某定舉兵以助韓帥聲勢。”
耽誤了自己半天的功夫,陳從進寫完回信後,便將此事拋之腦後,韓簡愛打就去打,他現在肯定不會在南麵白費力氣。
大同,河東,才是自己的目標,既然選定了目標,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瞎改,朝令夕改,是為人主之大忌。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陳從進可以想象到,一旦中原兼並開始,那麼戰爭將會是曠日持久的。
這個時間段,也許是幽州鎮最後可以休養生息的時候,所以,在這最後一兩年和平的歲月裡,陳從進要全力儲蓄糧草,軍械,以供應未來的戰爭。
陳從進坐鎮幽州四年多的時間,威望素著,人心依附,威名看不見摸不著,但在關鍵時刻,卻是可以發揮大作用的。
以自己如今的威望,陳從進覺得,自己就算是敗個一兩次,也不算是什麼大事,當然,如果實在倒黴,實力不濟,連敗個四五次,那再高的威望,也會被消耗殆儘。
而陳從進能有如今的威望,來源於戰場上的勝利,奚人契丹的臣服,百姓的日子稍微好過一些。
民心的認可,在五代亂世中,好像是用處不大,但實際上,無論什麼時候,民心依附,其隱形帶來的好處,那是數不勝數。
在回到幽州後,劉小乙給陳從進報告了一件事,言整個盧龍鎮中,有僧侶五千眾,大大小小的寺廟有四百多座,大廟僧侶多則數百人,小廟有的才三五僧侶。
而這些寺廟的寺田,粗略估算,有近六千頃地,莊戶兩千餘戶,當然,這些寺田,大部分是屬於大寺廟,是屬於那些神通廣大的法師們。
比較慘的小寺廟有的才幾十畝田,靠租佃,偶爾還得出門化緣,來勉強過活。
陳從進聽後,忍不住皺起眉頭,他一直很少注意到寺廟的事,現在突然知道這個消息,陳從進心中有一種感覺,佛門好像偷了自己挺多錢糧。
於是,第二天,陳從進召集藩府官吏,商討寺田征稅一事。
諸官吏聽後,麵麵相覷,大帥,啊不,大王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前腳剛剛給佛主鍍金身,又翻新了平安寺,後腳就要把僧侶賴以生存的飯碗給踢了。
和尚收稅,這事,在國朝中,倒也是有的,不算是陳從進一拍腦門自己想出來的,在武宗朝時,沒被還俗的和尚那都是要交稅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寺廟交稅的情況越來越少了,這些年,藩鎮軍頭的壓力太大了,不止是節度使,大將需要一些心靈上的寄托,還有這些人的家眷,基本上都很崇佛。
比如,就連陳從進的妻子,李芳霏也時不時的要去平安寺祈福上香,當然,幽州寺廟不交稅的時間那就長了,早在大中年間,就已經沒交了。
而陳從進提出的意見,更細致,不是統一征收,而是一座寺廟名下隻有五十畝地的,不用征稅,三百畝以下,按正常繳稅,但是一旦達到三百畝以上,則繳納的比例,也逐漸增多。
鼓噪兵變一事,還請諸位,切勿再言,因為我有牙兵衛護,他們忠心耿耿,絕不會叛變的o)
喜歡唐末從軍行請大家收藏:()唐末從軍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