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有的人視自己的權勢地位為重中之重,甚至弑父殺子亦在所不惜,但也有人願意為了子女,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不同,方有這個世界上那麼多的蕩氣回腸的故事,這個世界,每個人不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既非全是惡人,又非全是善人。
至於榮華富貴,是個人都想要,張彥球也是一樣的,隻是,他不是一個能乾出為了自己的權力富貴,而拋棄自己妻兒家室的人。
鄭從讜給的誘惑肯定是夠大的,但張彥球心中,也很清楚,再大的承諾,自己握不到手中,那也隻是一句空話而已。
因此,在鄭從讜臥床不起到陳從進大軍還未抵達晉陽城下的這段時間內,張彥球幾乎尋訪了城中百餘名大大小小的將領。
張彥球試圖從這些將領的口中,得到自己守住晉陽的信心來源。
但是問了一圈,結果是讓張彥球喜憂參半。
並非是河東將領有人直言,說晉陽肯定守不住,要趕緊開城投降雲雲。
這種推心置腹到足以掉腦袋的話,沒人敢胡說八道。
幾乎每一個人,都是表示自己一定聽從朝廷,聽從鄭使君之令,堅守晉陽,以守待援。
但是,也幾乎是每個人都在提醒張彥球,要小心他人,什麼朝廷聯軍新敗,幽州軍氣勢正盛,晉陽城中,人心惶惶,必然有宵小之輩,欲行不軌之事雲雲。
要是張彥球就問幾個人,能不得到這個答案,那說不定堅守晉陽的信心會更足一些。
但死就死在,張彥球訪問的人太多,說同樣話的人太多了,反而讓張彥球心中惴惴不安。
若不是城中有些苗頭,又怎麼可能這麼多人說彆人有異心。
忙碌了一天,剛回到家中,張彥球卸下甲胄,剛坐在椅子上,便見兩個兒子一前一後闖進來。
小的那個才及腰,手裡的短劍幾乎要拖到地上,大的也不過十二三歲,雖努力挺直脊背,要把臉握的穩一些,但握著劍柄的手卻仍有些顫抖。
“阿耶!”大兒子先開了口,聲音因激動而發顫,卻故意拔高了幾分,“我們方才在街巷裡聽人說,城外的賊子還在叫陣,說是援兵敗了。”
說到這,小兒子立刻搶過話頭:“阿耶,我們已經練了半個月的劍了,今夜就讓我們上城,我們要替阿耶殺敵,報效朝廷,建功立業!”
看著都舉不起劍的小兒子,張彥球有些啞然失笑,上陣又豈是這般簡單。
大兒子望向張彥球,眼神裡滿是少年人的執拗與認真:“阿耶,如今城裡的人都怕,可我們不怕,我雖年紀小,但城樓上的滾木擂石,我也搬得動。”
大兒子的語氣越說越堅定,似乎想用堅定的語氣,來說服張彥球。
張彥球問道:“你們怎麼知道城裡人都在害怕?”
大兒子回道:“城中時常有人議論,都說幽州人要把汾水晉水截斷,然後要用水淹晉陽,很多人都擔心大水會淹了自己家的房子。”
張彥球望著兒子們稚嫩卻堅定的臉龐,連日來的不安,竟在這一刻,悄悄沉了下去。
再大的權勢誘惑,若不能守住子女,又有何益處。
而就在此時,妻子李氏也是麵帶憂慮的走進來,一見到兩個兒子又舉著劍,以為是又要糾纏其父。
李氏也知道這段時間,丈夫因為城防一事,而焦慮萬分,於是,一把奪過兩個兒子的劍,把兩個半大小子給趕出去。
張彥球笑道:“娘子何必如此,少年郎喜刀劍很正常,某在這個年紀,也是每日舞刀弄槍的。”
李氏沒心思理會這個,她直言問道:“夫君,聽聞鄭使君已經臥床不起,口不能言了?”
張彥球點點頭,歎了口氣道:“是啊,多事之秋,便是如此。”
李氏又問道:“鄭使君欲表奏夫君為河東節度使,不知奏疏已經遞交了嗎?”
張彥球皺著眉頭,略有些斥責的語氣道:“使君身體不適,況城外幽州蕃騎眾多,奏疏如何能送出去,而且,為夫又不是貪慕節度使之位,使君知遇之恩,不能不報。”
“鄭使君年近七十,這段時間,日夜操勞,如今臥床不起,我一婦人,就當我說話難聽,鄭使君能否挺過這一劫,還未可知,河東節度使之位,不過一虛言罷了。”
張彥球怒道:“某說過了,某並不貪圖節度使之尊位,某是要報使君知遇之恩!”
李氏見狀,聲音又輕柔了些,邊說邊上前輕捏著張彥球的肩膀,低聲道:“夫君,闔府上下,性命皆在夫君的一念之間。”
張彥球這時,也稍稍收住了火氣,歎了口氣道:“我知道。”
“夫君,鄭使君若在,在他的嚴令下,夫君一意守城,那是忠臣良將,即便是武清郡王不喜,他也不會做一惡人,胡亂殺人。
但是,若是鄭使君不在,夫君卻仍壓製城中諸將,堅守晉陽,那麼恐怕幽州軍入城當日,便是我等身死族滅之時!”
李氏的意思很簡單,無非是當老大和當手下的本質區彆罷了,之前鄭從讜還能理事的時候,張彥球無論怎麼和幽州軍交戰,那都是各為其主,忠心耿耿反而是一個優點。
但現在鄭從讜已經不能理事了,晉陽城中,上上下下都知道,如今做主的就是張彥球。
如果是換一個時間段,鄭從讜一旦沒了,張彥球也很難坐鎮河東,但是現在城外大軍壓境,反倒是無人去爭這個能燙屁股的位置。
良久之後,張彥球緩緩說道:“你也認為,晉陽城守不住了?”
李氏搖搖頭道:“戰陣廝殺的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朝廷敗了,那麼援兵很可能不會再來了,現在所有人知道,朝廷早已經不是以前的朝廷了,能組織起一次聯軍,未必能組織起第二次聯軍。”
“讓某再想想吧!”
………………
光啟二年,六月底,陳從進再次兵臨晉陽城下,這次,幽州軍攜帶了大量俘虜,各鎮旗幟,在晉陽城下,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喜歡唐末從軍行請大家收藏:()唐末從軍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